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结识令狐父子 一生恩怨交织
结识令狐父子 一生恩怨交织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3/21 11:03:06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资料图片)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他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为什么他的诗常常让人读不懂?为什么他会落下“背恩无行”的骂名?历史留下许多谜团,一时还很难说得清。
    洛阳是李商隐长期生活的地方。也许,正是在这里遇到的人和事,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编者
    投师令狐楚,欣然入东都
    李商隐的诗写得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和杜牧是晚唐诗坛上的“双子星座”,被称为“小李杜”,名气直追盛唐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他的诗20余首,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不过,李商隐的名声不好、人缘一般,这让有些人对他的诗喜欢不起来。比如,《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带着众人游大观园,宝玉嫌河里的破荷叶可恨,正想让人拔去,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林黛玉是懂诗的,却“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真不知是她的悲哀还是李商隐的悲哀。
    李商隐究竟做了什么,让那么多人给他“差评”,连他的诗也被林黛玉嫌弃?看看他的人生际遇,也许你就明白了。
    李商隐,字义山,河南荥阳人,祖籍怀州河内(今焦作沁阳)。尽管他自称王孙,是李唐宗室支系成员,但这一支实在太远了,且家道早已中落,没人拿他的王孙身份当回事。
    一般来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商隐也不例外。据《旧唐书·李商隐传》记载,他“幼能为文”,十分聪慧。由于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爷爷和父亲又早卒,李商隐少年时期就“佣书贩舂”,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直到20岁结识令狐楚,他的生活才有了转机。
    令狐楚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文坛宗主、骈文大家。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他镇守河阳,“年才及弱冠”的李商隐前去拜谒,两人遂成师生。
    惜才的令狐楚对李商隐十分欣赏,像慈父一样照顾这个年轻人,走到哪儿都带着他,还让他跟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数年后,令狐楚调任东都留守、河南尹,李商隐也欣然到了洛阳,开始接受官场历练,并受到令狐楚的重用。用李商隐自己的话说,就是“受知于洛阳之初”。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李商隐的年龄,历来说法并不统一。一种说法认为,他生于公元812年或公元813年,也有人认为他生于公元799年。苏州大学的宋宁娜教授在著《李商隐其人其诗》一书时多方考证,推断李商隐应生于公元799年,这与他结识令狐楚时“年才及弱冠”相符。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