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对上古祖先共工氏的两点认识
对上古祖先共工氏的两点认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24 16:38:5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从古至今,国人都认定龚姓来源于中华上古共工氏。对于先祖共工氏我认为有两点要明确和重新认识。”谈及对上古祖先共工氏的认识和评判,广东龚氏宗亲会筹备会秘书长龚洪溢开门见山,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观点。
    共工氏和炎帝的关系
    共工氏是炎帝的第五代孙吗?龚洪溢从五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共工氏族在三皇五帝时期,已经在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的一些地方以及河南的灵宝、三门峡、洛阳、新乡地区等地生活,各后裔分支很多,地位显赫,在当时社会中已是称霸九州的族裔。有学者研究认为,共工氏族起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德令哈地区、大风山地区,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生存发展的需要,才开始迁入甘肃境内阿克塞、敦煌、瓜州、张掖等地。鼎盛时期在黄河中游。如果真是如此,应该可以说,共工氏族起源于青海,共工氏族的祖居地在甘肃临夏和宁夏不周山(即现在宁夏牛首山),中华龚姓氏族的源头在河南(句龙被封后土,得姓在河南),龚姓祖居在河南辉县。
    二是在古老的《世经》中,古帝排列顺序是:太昊氏、共工氏、炎帝、黄帝、少昊帝、颛顼帝、帝喾、帝尧、帝舜等。
    三是在《古今人物表》中排列顺序是帝宓羲氏(伏羲氏)、女娲氏(伏羲的妹妹)、共工氏、容成氏(传说中的古帝)等。
    四是中原地区共工氏族的后裔康回首领与女娲发生过战争,排列中也可以佐证共工氏族与伏羲氏是同时代的部族,填补了从伏羲氏至炎帝近3000年来的从黄河上游向中下游迁徙、繁衍、生息和壮大的空白历史,这一时期已是共工氏族强大、显赫和活跃的鼎盛期。
    五是如何解释《山海经》中的记录?古籍《山海经·海内经》中的记录是:“……祝融生共工……”在这里共工是一个人的名字,不是一个族裔。在漫长的三皇五帝时代,各种记载都有共工氏族强大的身影存在,如果共工氏与伏羲氏、女娲氏是
    同一个时代的部落,那也应该早过炎帝神农氏,为何在这里变成炎帝的第五代孙呢?唯一的解释是共工氏族当时由强盛转向衰落,归并到当时处于强大地位的炎帝族团,成为炎帝部落中独立的一系。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伏羲氏族也在衰落中加入了炎帝族团。“在炎帝族团帮助下,共工氏族又复兴了,而且其首领在炎帝集团中一直处于霸主地位。”龚洪溢说。
    共工氏在上古时期的贡献
    龚洪溢认为,共工氏在上古时期的历史地位是显赫的,不仅英勇善战,雄霸九州,各氏族、诸侯间的摩擦、纠纷都要共工氏出面调解,而且共工氏尽力治水服务于民,兴修水利服务于农,其发明的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的历法沿用至今。
    “从今天的角度看,我认为,共工氏在上古时期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龚洪溢说,中原地区治水和兴修水利,农业发展的时代到来,绝对少不了共工氏族的功劳。在远古土建工程、土地利用和住宅建设方面,共工氏族也担任着“祖师爷”的角色。
    共工氏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斗争,客观分析,应该是胜多败少。但在上古时期的记录中共工氏族吃败仗的有9次,打胜仗的一次没有,这无法解释共工氏族的不断发展壮大。 
    共工氏治水无疑是有着独特的贡献,只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共工氏没有及时找到更好的办法,才被认为治水失败。但是后来大禹治水主要依靠的还是来自共工氏族后裔的四个分支力量,是在共工氏族的支持和协助下完成治水任务。
    “在漫长的上古历史时期,共工氏族依靠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不断发展壮大,称霸九州,成为远古时代举足轻重的显赫部族,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今天欧洲、非洲、亚洲、美洲散布着的共工氏族族徽、族文化、迷宫图及后裔,足以证明共工氏族是一个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有着显著贡献和辉煌业绩的部族。”龚洪溢说。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