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峻是相州人,天生一副好嗓子,歌唱得很好。后梁贞明初年,相州节度使张筠看他聪明伶俐,就把他收在身边,没事了,就和他聊聊天,让他唱两句。后唐代替了后梁,王峻又找了三司使张延朗为靠山。后汉代替了后唐,王峻彻底攀上了高枝,为后汉高祖刘知远所赏识,当上了内客省使,加检校太傅,转宣徽南院使。汉隐帝继位,他也颇受赏识,当了郭威军的监军。
郭威做皇帝后,任命王峻为宰相。这下,王峻就更加膨胀了。随着日子的推进,王峻也越来越骄横,越来越不把郭威放在眼里,他认为大周朝这个天下都是自己争过来的,所以,对皇帝郭威,他也越来越不客气。他只要提主意,郭威就得照办。不照办,那些底下的将军、大臣就站在王峻一边,一个劲儿地向郭威进谏。郭威一是拗不过面子,二是还在感激王峻拥立的情分,三是投鼠忌器,怕惹恼了众人。所以,王峻就越来越骄横,必须一直自己说了算,他说提拔谁就提拔谁,他说贬谁就贬谁,稍微不如他的意,他就开始在那骂骂咧咧。郭威早想收拾他,但是,底下的大臣和将军们都受了王峻的贿赂,所以都支持王峻,郭威竟然一时被架空,真的是没有办法。
郭威可以依靠的只剩下柴荣和赵匡胤等人,连自己的外甥李重进都和王峻好得像一个人。无奈之下,郭威想和柴荣、赵匡胤商议一下,怎样对付王峻这条疯狗。依照郭威的意思,是想任命柴荣为晋王、开封府尹。因为五代惯例,凡是被任命为晋王、开封府尹者,都是储君。柴荣若被宣布为储君,也就是太子,不但能让众人收心,同时也掌握了京都的实权,别人不敢再轻举妄动。
谁知王峻也不傻,先发制人,提出,柴荣、赵匡胤等人应该去外地历练。
王峻的这个建议,郭威不予采纳。这下可不得了了,王峻竟然撂了挑子,说自己才疏学浅,出的主意不配被皇上采纳。既然这样,干脆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个宰相的位子,让给别人吧。
王峻不干,郭威倒没有着急,他正想将计就计,换掉这个讨厌的家伙。没想到,大臣、将军们的奏章雪片似的飞到郭威的案头。意思都是,王宰相功勋卓著、才干卓异,上可比萧何张良,下可比诸葛魏征。如若王宰相不干了,我等都要解甲归田,回家抱孙子去了。郭威一点办法也没有。柴荣只对郭威说了三个字:且从他。于是,郭威以皇上至尊,跑到王峻的府里,劝这位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朋友出山。皇上给足了面子,王峻也就就坡下驴,重新理政。
王峻又乘机提出,要加自己青州刺史,除了掌握政权兵权,还要掌地方的事权,这一切,郭威都忍了,一一“恩准”。
这天,王峻又上朝了,郭威看见他,心里是又恨又怕,唯恐他说出什么不好办的话。
王峻是个不知进退的家伙,蹬了鼻子又上脸。对于上级郭威,毫不客气。他在自己的办公地枢密院建了一座很豪华的公署,弄得富丽堂皇的,竣工后还请郭威来看,好让郭威羡慕。郭威没敢批评他,反而又赏给他不少钱物。想着王峻都能建个新公署,郭威也在宫内建了一个新殿,因为宫殿太破旧了,实在是有些不像话。想不到王峻这人责己宽,责人严,马上上奏章,指责郭威。郭威说,你作为大臣,都能盖新房子,我就不行?王峻一想,这事自己确实有些无理,就灰溜溜地走了。
王峻是个小肚鸡肠的人,睚眦必报。户部侍郎赵上交有一年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王峻就向赵上交打招呼,说有个考生必须录取。也不知是那人考得实在不好,还是赵上交没有照顾,总而言之,那人没有被录取。这下,王峻恼羞成怒,要将此科重考,不然,就要罢免赵上交。可惜的是,没等他收拾人家,自己先倒了霉。
凡是不巴结、不投靠自己的人,王峻都要罢免。郭威不同意,王峻仗着自己比郭威大几岁,竟然口吐脏字,把郭威气得两眼含泪。
等到再次上朝,郭威直接把王峻抓了起来。郭威哭着对冯道等大臣们说,王峻欺人太甚,傲慢无礼,结党营私,阻挠储君进京,管了军事,又当宰相,同时还要做节度使。就这还不满足,朝中大事都要依他的意思办。这种人,若不惩罚,天理难容。
结果,王峻被贬为商州司马。
心高气傲的王峻,如何受得了这般挫折,在商州一病不起,呜呼哀哉。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