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资料图片)
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司马光初到洛阳时,住的宅子比较简陋,夏天酷热难耐,让人无处可躲,他只好在家里挖了地下室,聊以避暑。
当时,洛阳的显宦名流很多,几乎都置有园林别墅,即使炎炎夏日,也可欣赏“水竹花木之胜”,根本不用为避暑苦恼。像司马光这样住地下室的,更是找不出第二人。
北宋时期,“天下名园重洛阳”,显宦名流谁家没有园子?司马光忍了两年,最终未能免俗,在洛阳城东南买了一块地,辟作园子。这个园子占地二十亩,地处“尊贤坊北”,取名独乐园。
孟子曾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买了园子的司马光,却“自伤不得与众同也”。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别人不一定理解,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朝廷的认同,那么,只有“独乐”,才能表明自己的坚守和抗议。
在当时的洛阳园林中,独乐园名气很大,因为它被打上了司马光的鲜明烙印。不过,在规模和景致上,它无法与别的园子相比,因此,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里将它排在末位。
司马光并不在意这些。他在独乐园里也挖了地下室,用来避暑和读书。与自号“迂叟”一样,他宁愿特立独行,以别于流俗。
王拱辰的园子在洛阳道德坊,建得十分富丽堂皇,有中堂七间,上起高楼,顶层称朝元阁。于是,洛阳人便拿朝元阁和司马光的地下室对比,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富弼年纪大了,经常闭门不出。一次,他问邵雍外面有什么新鲜事,邵雍就说:“近有一巢居,一穴处者。”富弼听了,不由得大笑。
今天,人们一听司马光住地下室,就觉得条件也太差了。事实上,北宋皇帝对读书人十分优待,司马光虽然在洛阳挂的是闲职,但仍是朝廷大员,俸禄丰厚,不至于连个好点儿的房子都住不起。还是那句话,这是他的选择,他乐意。
高卧不出,桃李成蹊
在独乐园中,司马光因地制宜建了7处景点,分别是读书堂、钓鱼庵、采药圃、种竹斋、浇花亭、弄水轩和见山台,还为每处题了一首诗。
其实,这个园子相当简朴。比如浇花亭,根本没种多少花,“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
司马光的住处建在园子西边,“质朴而严洁,去市不远,如在山林中”。宅中有赐书阁,存放着朝廷赐给他的大量书籍。晚上,司马光就宿于赐书阁的东畔小阁内。
在自己一手打造的独乐园里,司马光感到心满意足。起初,他坚持“独乐”,并在诗中写道:“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即使外面热闹非凡,他也不受干扰:“车如流水马如龙,花市相逢咽不通。独闭柴荆老春色,任他陌上暮尘红。”
因司马光的名气太大,独乐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苏轼读了司马光的《独乐园记》后,写了一首《司马君实独乐园》,称“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范祖禹则在《春日有怀仆射相公洛阳园》中写道:“阙塞当门外,伊流绕舍西。松筠下改色,桃李自成蹊。”到独乐园游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按照当时的洛阳风俗,春天园子都要对外开放,供人游赏,独乐园也不例外。游人会给园丁“茶汤钱”,相当于小费,由园丁和主人平分。一天,园丁吕直拿了“十千钱”给司马光,司马光坚决不要,让他留下自用,吕直无奈,就用这些钱在园子里盖了一座井亭。
诗僧道潜是苏轼的好友,字参寥。他从南方到洛阳后,一日游独乐园,看到小丘上长着20多株灵芝,就问吕直:“你怎么不给它们浇水、施肥,让它们长得更茂盛些呢?”吕直说:“天生灵物,不假人力。”参寥叹服:“真不愧是温公用的人啊!”
司马光和他的独乐园,就这样保持着独特的姿态,在洛阳名园中占了一席之地。
遗址犹在,凭谁追忆
司马光在独乐园里编著《资治通鉴》,转眼过了十几个寒暑。书成了,他却积劳成疾,回朝当了几个月宰相,于公元1086年去世。附近百姓悲恸万分,建洪恩寺以纪念司马光,还将村名由古建村改为司马庄,后改为温公里。
我去过几次洪恩寺,它位于今天伊滨区诸葛镇的司马社区,之前这里叫司马街村。村里75岁的许庆西老人说,全村人口数千,没有一户姓司马,不管叫司马庄、温公里还是司马街,都是为了纪念司马光,因为司马光的独乐园就建在这里。
“村里人对司马光感情很深,以前这里还建有司马温公祠。至于独乐园,我们也不叫它独乐园,而叫司马光花园。”许庆西老人说,他以前是教师,60岁退休后,就把精力放在对司马光和独乐园的研究上,并筹建了纪念馆,有很多收获。
60多岁的常明社也是一名“司马光迷”。他说,他小时候在村里上学,教室里有一通碑,阴天会渗水,每当这时候,老师就会说:“看,司马光流泪了。”他觉得好奇,就对研究司马光产生了兴趣。
村民常转运住在司马社区楼院后街,他的屋子里挂着一幅《独乐园图》,是专门让人画的。前些年,他曾在院子里挖出一个罐子,里面有两枚宋代铜钱,其中一枚是“天圣元宝”,铸行于宋仁宗初期。
“楼院后街就在独乐园遗址上,这里又出土了宋代铜钱,我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家住高新区的李建峰说,他退休后也迷上了司马光,喜欢收集与司马光和独乐园有关的物品,洪恩寺一带成了他常去的地方。
“明代仇英临摹有《司马光独乐园图》,是6米长的横卷,对读书堂、钓鱼庵等7处景点都有细致描绘,可以为人们了解独乐园提供参考。”许庆西老人说。
仇英的画画得很好,不过我感觉,如果独乐园能在独乐园遗址上“复活”,就更好了。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