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司马徽大智育清官
司马徽大智育清官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3 1:14:3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有“人鉴”之称的高人司马徽,号水镜,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因其貌不扬,浑身经邦济世之才得不到彰显,一世抱负则无处施展。又由于他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好好先生”。但他聪明智慧、荐举良材的精神却世代相传下来。
    司马徽的智慧可谓深藏不露,一生大智若愚。
    相传与世无争的司马徽一开始隐住在禹州城东南20余里洞林寺侧,过着淡泊的生活。他住处的村旁,有一水井,供来往过路的行人饮用。
    一天,司马徽坐在村旁树林深处,冷眼观察每个过路人的动静。正在沉思默想的他,无意间看见一个官员从水井旁经过,跳下马来,趾高气昂地解下腰间的钱袋,放在地上,在水井里舀水喝起来,而后官员神气十足地跨上马,匆匆离开,钱袋遗忘在水井旁。官员走了不久,来了一个路人。他也在水井边喝起水来,之后看见地上的钱袋,捡起来迅速离开。后来来了一个农夫,农夫忙放下沉重的耙犁,在水井边喝起水来。并坐下来休息。
    这时,官员十分着急地赶了回来,恶狠狠的瞪着农夫,农夫有点害怕。官员凶神恶煞地问:“我的钱袋哪儿去了?”
    农夫说:“什么钱袋?我没见。”
    接着,这位官员辱骂殴打了农夫,并搜身,结果没发现钱袋,官员很失望。
    这一切都被司马徽看在眼里。
    这位官员名字叫管亮,他是新任命的阳翟县令。由于丢了银两,他觉得很晦气,于是就在附近小店喝了半壶白酒,有了微微醉意。他忽然发现,邻桌司马徽正微笑举杯向他示意。司马徽衣着素洁,儒雅和善。管亮一见就心生好感,连忙向前搭讪。两人一边饮酒一边交谈,甚为和谐。
    司马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微微问道:“官人好像有心事?”
    管亮就把自己饮水丢钱的事情说了一遍。
    司马徽沉吟了一下,又问:“官人何处为官?”
    管亮回答:“我是新命县令,还没到县府,却在此丢掉银两,所以有些烦恼。”
    司马徽的眼睛一亮,随即,大笑:“你不必细说,我全明白了。我送你三字,可以保你做官顺利。”
    “哪三字?”管亮满脸疑惑。
    “慢、稳、思!”司马徽看着管亮,缓缓地道出这三个字。
    “慢稳思?”管亮细细地品味着这三个字,若有所悟。
    等管亮回过神来,司马徽已离开了。
    自此,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管亮常常想起城郊小店的司马徽那句“慢稳思”,他谨记在心,遇事沉稳冷静,凡事三思后行。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三个字,让管亮受益不浅。
    一天,有两个人来衙门打官司。原来这两人是为了一件锦帛,他们都说这锦帛是自己的。
    管亮说:“好吧,既然你们都说是自己的,我看就把锦帛剪了,一人一半。”
    于是他就命令手下把锦帛剪了,两人各一半拿着锦帛回家了。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曹操反腐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