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这些三国典故都发生在许昌
这些三国典故都发生在许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1 16:34:2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据《三国演义》记载,关羽下邳兵败后,为保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归附曹营入许。
    后人赞颂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名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此处为许昌古十景之一:两院英风。
    春秋楼景区坐落于许昌市中心文庙前街中段,是一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1995年,我市对春秋楼景区进行修复,修复规模为历代之最,投资1500万元,保持两院英风的格局,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新修建的关圣殿,面扩七间,进深三间,总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顶饰黄色琉璃瓦,汉白玉栏板,青石铺地,殿内塑13米高关羽座像及关平、周仓、王甫、廖化塑像,实为全国关庙所少有。
    相信每一个到春秋楼的人,不仅仅是为了欣赏那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更感兴趣的是在古人生活过的土地上,感受古人千年的气息,不灭的灵魂。
    关公挑袍,千古忠义由此始
    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锦袍一领,略表寸心。”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有“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描述。
    关羽不忘旧主,挂印封金,辞曹归刘。曹操率部将追至灞陵桥赐袍赠金,以饯其行。关羽疑其有诈,立马桥上,以刀挑袍,长揖而去,开始了千里单骑、过关斩将的千古壮举。
    位于许昌城西的灞陵桥,原名八里桥,明嘉靖《许州志》记载:“八里桥在州西八里,相传为曹操送关羽之所。”三国名将关羽灞陵桥辞曹挑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灞陵桥东阅台的正中入口处,屹立有青石堆雕的“关公勒马挺风”巨像,通高9米,高大伟岸,给人以凌空立马,虎视中原之势。
    关公辞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作者:许昌旅游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