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三曹”生平及成就
“三曹”生平及成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1 16:38:3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曹操(155-220),字孟德,既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今存诗20余首。曹氏集团雄踞许都25年,“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广揽人才、大兴屯田、逐鹿中原、征伐四方,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曹操煮酒论英雄,争霸四方的文才武略,百折不挠,一统天下的政治家风范,是许昌文脉的基础。他的一部分诗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苦难。曹操的诗篇,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已成千古名句。《蒿里行》记录了汉末董卓之乱前后最黑暗混乱的一段历史,描绘了军阀争权夺势所造成的悲惨现实:“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另一部分诗抒发了他的人生抱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曹操不仅用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曹丕(187-226),字子桓,是曹操次子,于公元220年废汉献帝自立,是为魏文帝。现存诗约40首,形式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备,多为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题材上除一部分写游赏之乐的宴游诗外,以表现游子行役思亲怀乡、征人思妇相思离别居多,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评论著作。
  曹植(192-232),字子建,为曹操第四子,天资聪颖,才华过人。现存诗90多首,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曹植诗歌文采气骨兼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对诗歌的题材和内容进行了多方面开拓,艺术上注重声色的描绘和技巧的琢磨,富于创造,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曹植的《七步诗》为天下人所吟诵。钟嵘《诗品》评价其诗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又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中有三分之二是五言诗。他以自己杰出的创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从朴质无华的民歌向体被文质的文人诗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