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文彦博怒镇宦官
文彦博怒镇宦官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0 10:01:54 来源:洛阳市旅发委 点击次数:

    北宋宰相文彦博退休后回到洛阳,也效仿白居易的“九老会”,建了一个叫“洛阳耆(qí,60岁以上曰耆)英会”的群,一共13人,论年龄不论官职,还别出心裁地将各自的头像,悬挂在会所的墙上。他们经常聚会,喝点小酒,吟诵诗歌,日子舒坦又惬意。
    《智囊》中文彦博的智慧,往往令人叫绝。
    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文彦博与富弼同时被任命为宰相,而当时朝廷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治理黄河。不料,在讨论治河方案时,竟出了乱子。
    大臣李仲昌提出了一个方案:由于黄河曾在澶(chán)州(河南濮阳西南)的商胡河段决过口,所以想凿穿六塔渠,让商胡河泄流,导入故道。富弼审阅后,觉得可行,就批准了。
    北京留守贾昌朝此时正在开封述职。他平时与富弼不和,总是私底下唱反调。见富弼同意了李仲昌的方案,就暗中找到仁宗的内侍武继隆,让他去跟两个主管天文的官员(均为太监)说,等到朝廷讨论该方案时如此这般。
    第二天,朝廷召开治河会议。两个天文官就在殿上大声反对:“不宜穿河于北方,这样会使圣体不安!”反对的角度很独特,从风水引申到对皇上不利。治河方案跟圣体扯上了,那谁还敢说话?
    又过了几天,武继隆又撺掇二位天文官,让他们在朝廷再次审议时,要求曹皇后同来听政。曹皇后是一位温柔简朴、深明大义的贤后,仁宗的许多政事也多出自其规劝和建议。
    仁宗的随侍太监史志聪很有正义感。他写了个条子,将这事告诉了文彦博。文彦博看了以后,吩咐人将那两个天文官叫到办公室。
    二人进屋,只见文彦博威严地坐在公案后面。他俩不明就里,相互对视了一眼,垂手站在桌前。文彦博慢慢说道:“天文变异,你们有一说一,这是职责所在嘛。”然后,突然提高了声调:“如果动辄用天文来干预国家大事(不利皇上、请皇后听政),该当何罪啊?”那二人一听,脸色唰地白了!这是上纲上线哪!没等他俩反应过来,文彦博又落下一句重如铡刀的话:“罪当灭族!”二人听罢,立马汗如雨下,浑身筛糠般抖动起来。文彦博见他俩的样子,话锋一转:“我看你俩实在是愚蠢,又有些不知轻重罢了(被人当枪使)。今天我就先忍着,不治你们的罪了。”
    不久,朝廷接着召开第三次治河会议。文彦博特意派那两个天文官再次列席。会上谈到六塔渠的方位时,二人改口说:“六塔渠的方位是在东北方向,而非正北。”不利皇上的说法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文彦博不仅保护了富弼,也保护了一个不错的治河方案。

(作者:沙宇飞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