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扶风窦氏:显赫一时 风光不再(东汉外戚 7)
扶风窦氏:显赫一时 风光不再(东汉外戚 7)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14 15:23:3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窦武画像(资料图片)

    东汉时期的外戚,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极为活跃。他们多为功臣之后,又是皇帝倚重的“后妃之家”,权势很大。也正因此,有人居安思危,有人飞扬跋扈,在洛阳城上演了一幕幕生动的悲喜剧。
    1 窦宪之死
    平定北匈奴后,窦宪威名远扬,“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此时的东汉王朝,仿佛已没汉和帝刘肇什么事,一切都是窦氏一族说了算。
    窦宪更加骄横。他网罗了一批爪牙,让这些人身居要职,连刺史、守令这样的官员也多是他安排的。到了这个地步,朝中谁敢不听窦宪的话,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不信?看看尚书仆射郅寿、乐恢的下场就知道了,他们因“违忤窦宪之意”先后自杀。从此朝臣们对窦宪言听计从,他的话就像圣旨一样。
    窦氏一族“贵重显赫,倾动京都”,纵容家奴掠人财物,抢人妻女,把洛阳城弄得乌烟瘴气的。百姓视他们如强盗,唯恐避之不及,而官府噤若寒蝉,连管都不敢管。司徒袁安对此忧心忡忡,也只能暗自流泪而已。
    还是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当窦宪及其爪牙起意杀害皇帝时,他们的好日子也基本到头了。
    当时,在窦宪的女婿郭举身边有一个小团体,其中有穰侯邓叠、步兵校尉邓磊、郭举的父亲郭璜等人。郭举深得窦太后宠爱,经常出入宫廷,他们便密谋找机会除掉小皇帝,结果走漏了风声。
    汉和帝刘肇决定先下手为强,只是满朝文武都依附于窦宪,他能依靠的只有宦官郑众和清河王刘庆。这两个人帮他借来《汉书·外戚传》,让他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恰在此时,统兵在外的窦宪回到洛阳,刘肇立即开始行动。
    公元92年六月,14岁的刘肇巡幸北宫,下令关闭城门,处死郭璜、郭举、邓叠和邓磊,并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他为冠军侯。窦宪和弟弟窦笃、窦景等被遣回封国,随后被赐死。
    2 窦后去世
    窦宪死后,窦太后见大势已去,被迫将政权还给汉和帝刘肇,从此低调做人。
    她深居后宫,想想之前的阴丽华和马太后,都是出了名的贤德,尤其是马太后,严格约束外戚,自己在这方面差得太远了。
    是啊,窦太后纵容外戚,把持朝政,结果酿成窦氏一族覆灭的苦果,这个教训太大了。深刻反省过后,她主动削减用度,像马太后一样粗衣素食,过了几年简朴的日子。公元97年,窦太后去世,谥号章德皇后。
    汉和帝刘肇对窦太后一直很孝顺,可在窦太后去世还没来得及安葬时,当年她陷害梁贵人的旧账被人们翻了出来。
    梁贵人是刘肇的生母。当初窦太后无子,将刘肇要来抚养,又担心将来梁氏外戚分权,便诬告梁贵人的父亲梁竦谋反,结果梁竦被杀,梁贵人忧愤而死。如今,梁贵人的姐姐上书陈述了这一事实,年轻的刘肇才知道,原来自己有着如此曲折的身世。
    大臣们群情激奋,纷纷请皇帝贬抑窦太后的尊号,并称不宜将她与汉章帝合葬。
    刘肇不是个薄情的人,忘不了窦太后的养育之恩。他亲手写下诏书:“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也就是说,西汉时上官太后的父亲谋反,上官太后都没被降黜,窦太后已弥补了自己的过错,大家就不要再议论此事了。
    最终,窦太后与汉章帝合葬于洛阳敬陵。
    刘肇改葬了生母梁贵人,谥号恭怀皇后,并为其服丧,百官缟素。他不愿再引起新的争斗,就用这种方式化解窦氏与梁氏的恩怨。
    扶风窦氏仍是望族,几十年后又出了一位桓思皇后。这位皇后优柔寡断,最终导致窦氏一族遭遇灭顶之灾。
    3 灭顶之灾
    桓思皇后名叫窦妙,其父窦武是东汉名士、开国功臣窦融的玄孙。
    公元165年,汉桓帝刘志的皇后邓猛女被废,窦妙入宫为贵人,不久被立为皇后。其实刘志根本不喜欢窦妙,他宠爱的是田圣,一心想立田圣为皇后,只是大臣们极力反对,说田圣出身低贱,而窦氏是名门望族,他不得已才立窦妙为后。
    窦妙当了皇后,她的父亲窦武被封为槐里侯,任越骑校尉。事实上,得不到皇帝的欢心,若能得到权力作为补偿也是值得的,因为两年后,汉桓帝刘志就去世了,窦氏外戚再次掌握朝政。
    去世前,36岁的刘志做了件在他看来挺重要的事,就是将田圣等9名后宫女子封为贵人。妒火中烧的窦妙不管这些,皇帝的灵柩还在前殿摆着,她就派人杀了田圣,并想将其他几名贵人全部除掉,后被人苦苦拦下。
    窦妙成了皇太后,临朝称制。刘志没有儿子,她便与父亲窦武商量,立12岁的宗室子弟刘宏为帝,就是汉灵帝。辅政的窦武被任命为大将军,封闻喜侯,其子侄也多身居高位。
    自汉和帝刘肇依靠郑众扳倒窦宪起,宦官专权便成为东汉王朝一大痼疾。窦武为官清正,辅政后有剪除宦官之意,并得到名士陈蕃等人的支持。
    公元168年五月,日食。窦武以此为借口,请窦妙下诏诛杀宦官。窦妙一直犹豫不决,拖延时间,致使消息走漏。当年九月,宦官曹节等人抢先动手,将窦武枭首于洛阳都亭。窦氏一族或被杀,或被流放,窦妙也被幽禁于南宫云台。
    公元172年,听说母亲在流放地死去,窦妙忧思成疾,很快去世,谥号桓思皇后,与汉桓帝合葬于宣陵。此后,宦官专权之风更盛,扶风窦氏则风光不再。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