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是后汉的开国皇帝,据说小时候也是个闷嘴葫芦,不好说话。是不是乱世中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是个闷嘴葫芦。道理很简单,言为心声,言多必失,一句话说不好,早就被人咔嚓了,还成就什么事业。不显山,不露水,只知道干活,只知道关心领导,倒是能够仕途上一帆风顺。
据说刘知远生得面皮紫黑,眼睛还有些露眼白。这种长相让人看起来不是很和善。但也有好处,别人不敢轻易欺负他。当然,那时候没有丝瓜水,要是抹点丝瓜水,刘知远的面皮也许会白皙一些。
刘知远也是个穷N代,穷得连媳妇都娶不上,只好到女方家倒插门儿。这在古代的农村是被人看不起的,挨打受骂自不必说。刘知远是个有志气的人,决心出去闯闯,干出一番事业。在乱世,想出人头地,只能去当兵。于是,刘知远就到李嗣源的手下当了个士兵。玩了几次命,升成了偏将,并且认识了石敬瑭。在打仗的时候,石敬瑭的马甲不知是什么原因突然断了,敌军在后边,马上就要赶上。刘知远非常义气,把自己的马给了石敬瑭,自己则骑上石敬瑭断了马甲的马。石敬瑭曾经多次救过李嗣源。这次被刘知远救了,心里当然也很嗨皮。李嗣源称帝后,任命石敬瑭担任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就让刘知远担任押衙一职,对其予以重用。
公元936年(后唐清泰三年),刘知远移镇汶阳,担任了马步军都指挥使。就在这一年,石敬瑭借助契丹军力灭了后唐,建立了后晋王朝。为了表达对契丹的感激,石敬瑭竟然将燕云十六州全部割给了契丹。对于石敬瑭的做法,刘知远非常看不惯,割地给契丹,将贻害无穷。但这时的刘知远在石敬瑭眼里属于“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的地位,说了也等于白说。但人家刘知远却是抱着“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的态度。
在后晋,刘知远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总而言之,是一个高层领导。
石敬瑭憋憋屈屈当了七年儿皇帝,于公元942年(后晋天福七年)死掉了。他的养子石重贵做了皇帝,这就是后晋出帝,刘知远也升为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
石敬瑭对契丹毕恭毕敬,他的养子重贵却不想尿契丹,于是,契丹在公元944年(后晋开运元年),在契丹主耶律德光的率领下直赴澶州。契丹将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南犯。刘知远身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伟王率领的契丹军,因此升为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太尉。之后,刘知远又大破吐谷浑,再胜契丹军。这段历史的确是刘知远难得的一段辉煌经历,比石敬瑭光彩多了。
公元947年(后晋开运四年)正月一日,契丹直逼京师开封,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后晋王朝算是不再存在。二月一日,契丹主耶律德光穿着汉族的礼服,在开封的崇元殿接受大臣朝拜,并下诏改晋国为大辽国,年号为会同。
由于中原无主,在部将的拥戴下,刘知远做了皇帝,建立了汉王朝,史称后汉。
契丹人在中原没有待上多久,一是水土不服,二是中原人反抗不断。947年六月,刘知远进入开封,以开封为都,改名为暠,年号为乾祐,并且蠲免赋税,大赦天下。刘知远不但不搜刮民财,还拿出宫中的财物赏赐将士,一时万人称颂。
刘知远做了皇帝,让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今河南商丘南),让归德节度使高行周移镇魏州。杜重威不愿对调,双方开始了征战。最后,以杜重威出城投降而作罢。
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正月,刘知远长子刘承训因病而死,刘知远也因伤心得了重病。临死之前,他命其子刘承祐继位,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大臣为辅助。刘承祐就是有名的后汉隐帝。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