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二夹弦:传唱百年音绕梁
二夹弦:传唱百年音绕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5 9:26: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虽为女儿身,可田爱云却十分喜欢小生行当。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她曾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丝绒记》《三拉房》《莫愁女》《盘妻索妻》《货郎翻箱》等剧目,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梁山伯、小丑货郎等艺术形象,多次在全国和地方获奖。田爱云也成为开封二夹弦剧团中唯一的国家二级演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田爱云主演的《货郎翻箱》,她在剧中饰演小丑货郎,惟妙惟肖、幽默滑稽,给观众留下了极深印象,一时美名远扬,被广大戏迷誉为无人能比的“小货郎”。后来,《货郎翻箱》居然被当时轰动全国的电影《李双双》选为插剧,风靡大江南北。接着,田爱云又排演了《江姐》《蝶恋花》等一系列现代题材的二夹弦,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田爱云回忆道:“那个时候,是开封二夹弦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封二夹弦剧团足迹遍布苏、鲁、豫、皖、鄂、晋、陕等省。我们无论到哪里演出,排队买票的观众都是络绎不绝。最火爆的时候,我们曾经连演130多场,一天演6场,场场爆满。演员从6点一直演到夜里12点,根本来不及卸妆。开封二夹弦剧团的演员们所到之处都有众多观众夹道欢迎。二夹弦在全国传颂着开封美名,开封也用丰厚的文化哺育着二夹弦。当时的二夹弦几乎成了全国闻名的唯一代表开封的戏曲品牌!”
    倾力传承 任重道远
    可好景不长。1984年,开封市与开封地区合并,开封二夹弦剧团被撤销。转至豫剧团的田爱云不死心,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自强之路。她以自己两届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提出议案,为恢复二夹弦剧团而努力。然而,直到她1991年退休,也未能实现夙愿。
    2002年,在完成河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后,田爱云再次挺身而出。当年6月,她自筹资金创办了一所比较正规的开封二夹弦戏校。她把整个家搬进了学校,和戏校的孩子同吃同住,并为孩子们请了近20名老师教授课程。为筹措经费,她更不惜卖掉了自己的房子。2003年菊花花会期间,田爱云带领学生在中国翰园第一次登台演出。《绣花女传奇》《恩仇记》《莫愁女》等几部二夹弦传统剧目又复活了。2004年6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开封市二夹弦剧团复活了,由田爱云出任团长。在全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会演中,田爱云带领的娃娃兵一举夺得金奖9个、银奖两个,同时荣获集体演出金奖。然而,由于资金无法保障,团员流失严重,剧团名存实亡。
    田爱云倾家荡产创办的二夹弦剧团解散后,她并不甘心就此放弃。2008年,二夹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中央财政拨付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二夹弦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田爱云获得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了解到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后,希望之火在田爱云心中重新燃起,她下定决心第二次“重出江湖”,让二夹弦再度活起来。经过反复斟酌,田爱云于当年6月向市民政局申请成立了“开封市田爱云二夹弦剧团”,开始走公益路线。她召集了部分得意弟子,联络了一批老师,长年开展送戏下乡、送戏进学校和社区活动。
    “二夹弦虽然是地方戏种,但在开封,还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现在,有不少老年人每天跟着我在城墙公园、群艺馆学唱戏,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乐意义务教。最近几年,每年的禹王台大庙会、二月二庙会,我们都会到公园、乡村演出。有时忙的时候,我们一天要演出三场,可见还是很受观众欢迎的。”田爱云兴奋地说。现在剧团的资金主要靠政府扶持和企业赞助以及部分演出收入,基本可以维持剧团的运转。虽然条件艰苦,但演员们都是喜爱二夹弦、愿意为传统戏剧付出努力的人。
    田爱云觉得自己坚持下来的选择是对的。“既然国家授予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我就有义务把二夹弦这个文化品牌传承下去。”不过,年过古稀的田爱云也有些力不从心。她说:“毕竟单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现在愿意学二夹弦的年轻人太少了,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是目前最关键、最棘手的问题。有生之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全社会都能关注二夹弦,一起来拯救二夹弦这个濒临灭绝的剧种。”

(作者:李晨翀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上巳节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