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的“垕”字有哪些有趣的传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0/26 9:18:0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神垕的“垕”字,流传有多次受到皇封的有趣传说。
神垕故址原是肖河两岸五个古老的村庄(二道街、寨子庄、朱园沟、茶叶沟、老窑坡)。唐宋以来,随着陶瓷业的兴起,这五个村庄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神垕镇。据传当年唐宣宗出游,路过河南鲁山段店,只见烟火冲天,尘雾弥漫,烟尘向北吹至神庙,神像也被熏黑了。于是问地方官:“烟火熏到神前,渎犯神灵,何不把窑搬至神后呢?”皇上金口玉言,遂将窑迁到了肖河两岸的五个村庄一带,自此中国版图上就有了“神后”这个地方。这是“垕”字首次受皇封。
到了宋徽宗即位时,有钧瓷贡品进朝,徽宗爱不释手,连称:“绝妙!奇珍!”并问珍宝产于何地。由于皇封,侍臣不敢名言,只在纸上写了“神后”两字献上。徽宗看了“神后”两字,又看看面前摆着的钧瓷贡品,说:“神后出此珍宝,应以土为上。”当即提笔在“后”字上加了一个“土”字,自此,神后变成了“神土后(土在上,后在下)”。这是“垕”字第二次受皇封。
南宋高宗赵构登基后,又有钧瓷贡品进朝。高宗同皇后在宫中玩赏,尽兴之时,提笔欲为珍宝御提佳句。皇后抚摸贡品,不觉好奇地问道:“如此珍贵佳品,产于何地?”由于被扰乱了诗兴,赵构不悦,顺手在诗稿上写了“神土后”两字,掷笔拂袖出宫。皇后震惊失色,稍微定神凝视“神土后”二字,也是极其不悦,怎么能把土压在头上呢?事过之后,赵构也觉得皇后所虑有理。为讨皇后欢心,遂提朱笔将“土后”再改为“垕”,即如今的“垕”字。
清朝慈禧太后很喜欢钧瓷红里透紫的釉色。一天,慈禧又在把玩钧瓷玉壶春瓶,大太监李莲英为讨好主子,在一旁诉说了历代关于“后”字的变迁。慈禧边听边评:“把土托在头上,以土压人不妥,但将珍贵的瓷土踩在脚下也太可惜,还是像我这样,把它拿在手里并行为好。”李莲英拍手称妙,连忙照着慈禧手持瓷瓶的姿态写出了一个“垢”字。于是神垕又变成了“神垢”。但污垢的垢怎么能与生产神钧宝瓷的神垕联系在一起呢?于是,民间仍沿袭传统用法,直到今天。
皇封的故事也许多带有演艺和攀附的色彩,但却真实反映了钧瓷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