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登封散记”之你还有啥想不开
“登封散记”之你还有啥想不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0/17 17:00:02 来源:洛阳市旅发委 点击次数:


    《登封县志》里的那段悲惨史
    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幸福,我建议你去翻翻《登封县志》,包管你感谢新时代,啥事都能想得开。
    华夏五千年,朝代更迭,其间充斥着饥饿史和战争史。若说河洛史是中国史的缩影,那么,登封史就是河洛史的一个投影。
    下面是《登封县志》里明、清两代的摘录,你们感受一下——
    嘉靖七年,旱,人相食。
    嘉靖十七年,蝗,人相食。
    万历十四年,旱,谷豆全伤,大饥,人相食。
    崇祯十三年,大旱,蝗为灾,斗米价至二两,饿殍盈野,父子相食。
    康熙三十年,飞蝗自东南来,障日蔽天……米贵如珠,民多流离饥死。
    康熙三十四年,地震,暴雨如注,三日不止,河涨,人畜淹毙。
    乾隆五十一年,春疫,死人很多。
    同治九年,河水大涨,田地尽毁,人畜淹死无数。
    光绪二十六年,春大饥。
    记录历史的人笔触平淡,似在聊天气一般,可“人相食”的史实无须渲染便令人触目惊心。
    即便是在封建王朝的康乾盛世,登封百姓依旧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不作不会死
    山河还是那片山河,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为何如今的登封富饶安宁,过去的登封民不聊生?
    八个字:天灾可抗,人祸难躲。
    一句话:统治者作的。
    还看《登封县志》——洪武年间,登封原有地亩5588顷多……共征收粮食31652.2石。
    明代登封原定征银27271两多,实征银33803两多。
    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因慈禧太后与光绪由西安回北京(路过洛阳),每亩粮加派皇差三文钱,全县百姓不满。
    老百姓都快饿死了,官府还要横征暴敛,这不是官逼民反吗?
 于是,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登封人李际遇“因不服要粮款的衙役”,竖起义旗,聚集四五万人,劫富济贫,诛杀贪官污吏。数年后,李自成攻克登封,“汝州武罡夜袭县城,杀戮最惨”。民国时期的状况照样混乱:官兵、匪盗轮番祸害登封,杀人放火,劫掠财物。平民杨三章不满官府讹诈,率众焚烧衙署,砍死官差数人,号召百姓造反,计划进攻洛阳。
    河洛太平则登封安宁
    新中国成立前,登封隶属洛阳专区。洛阳与登封血脉相连。纵观历史,洛阳太平则登封太平,洛城动荡则登封不宁。东周时期,诸侯都想到王城洛阳当天子,“将军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东汉末年,董卓火烧洛阳,并“带兵到阳城杀戮百姓,抢走妇女、财物,状极残暴”。阳城是登封故地。洛阳乃十三朝古都。皇城周边的资源得优先供应洛城,登封有啥好东西都先向皇室进贡。洛阳又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改朝换代,战争频仍,官兵走了匪徒来,抢完城里抢城外,登封紧临洛城,危急关头,不免遭殃。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洛城“百官食住困难”,曹操带兵护送汉献帝迁都许城,并“设伏兵于阳城山中,大败杨、韩军”。在洛阳生活困难,当官的换个地方住,然后在登封打仗,保帅舍卒。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在封建统治者眼里,登封是仓库,仓库里的东西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饥饿、压迫、战争,把登封百姓推向火坑。俱往矣。和平盛世来之不易,如今百姓衣食无忧、平静安宁,这样的日子且过且珍惜。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何劳两县锁人夫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