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陈子杰血洒汴京城
陈子杰血洒汴京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9/14 9:05:5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20世纪30年代初,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白色恐怖笼罩中原大地。陈子杰作为一名有觉悟的新青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尉氏县地下党支部书记,组织农民开展反剥削、反压迫斗争,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血洒汴京城,以27岁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浩然壮歌。 
    一 
    陈子杰,原名俊兴、贞实,字蔚贞,1904年9月20日出生于尉氏县玉陈村。他的祖父陈道申为清末进士,在当地是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传到他父亲陈文彦这一辈儿,家道中落。陈子杰自幼聪慧过人、就学私塾,稍长考入尉氏县立高等小学堂。1920年,陈子杰赴开封读初中,后升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学。他生长在旧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分崩离析之际,新生的革命力量正在酝酿形成,尤其是经过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席卷全国。置身这种大环境,陈子杰受新思潮影响,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5年夏,在陈子杰高中即将毕业之际,上海暴发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的陈子杰组织进步学生罢课、上街游行、张贴反帝反封建标语,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他组织学生痛打反动校长。因行为激进,陈子杰于同年6月被校方开除学籍。 
    1925年8月,黄埔军校为了扩大革命力量,面向全国招收第四期学员,陈子杰怀着救国救民的志向,毅然报名考入黄埔军校。亲友们闻讯后,纷纷登门规劝他:“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你这一走几千里路,家里能放心吗?”他的老母亲眼含热泪呼唤他的乳名:“贞儿,你媳妇生孩子还未满月,你咋忍心离开呢?”望着两鬓斑白的母亲,陈子杰内心思潮翻滚。他扶母亲坐下,言语恳切地说:“娘,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只围着家庭转,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不把洋鬼子赶走,不打倒军阀,中国就不会太平,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深夜,陈子杰送走亲友,安顿好母亲,发现自己住室的油灯依然亮着,妻子马项妞正独坐灯下给即将远行的他做衣服。他和妻子结婚一年多来,聚少离多,难得陪伴在妻子身旁。陈子杰从襁褓里抱起小女儿亲一口,冲泪眼盈盈的妻子嘱咐道:“你要照顾好爹娘,俺走后会给家里写信的。”就这样,陈子杰告别二老和贤妻娇女,只身远赴广州,踏入黄埔军校大门,与后来成为国共高级将领的林彪、刘志丹、张灵甫、胡琏等同窗一起,聆听过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人授课。 
    陈子杰进入黄埔军校不到3个月,赶上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在讨伐陈炯明叛军的战斗中,他多次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受到上级的嘉奖,并在战火中锻炼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 
    1926年7月,蒋介石就任北伐军总司令,誓师北伐。陈子杰被编入西路北伐军第2团第1营4连4排,随部队开进西部战场。北伐军势如破竹,攻进湖南,陈子杰在战斗中机智勇敢,由排长很快升任连长、营长。在湖南与北洋军阀的一次恶战中,担任团副的陈子杰身先士卒,率部冲锋,不幸身负重伤,被抬下战场,安排在当地一位可靠的老乡家中养伤。几个月后,陈子杰伤愈准备归队时,闻悉蒋介石已发动反革命政变,其爪牙到处抓捕共产党人,处境险恶。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江南,陈子杰人地两生,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没有被反动派的疯狂气焰吓倒,毅然踏上寻找革命队伍的征程。他听说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两支武装会合上了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历尽艰险奔赴江西苏区,终于回到党的怀抱。 
    在江西苏区,陈子杰亲眼目睹了中华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和劳苦大众翻身闹革命的新变化。他激动得夜不能寐,独坐灯下给家乡的父母写信述说道:“我参加革命3年多来,几乎天天打仗,打洋人、打军阀、斗地主,发动群众,扩大革命力量,穷人的劲头可大了……枪林弹雨不怕,被敌人抓住坐牢不怕、杀头不怕,总是一心想着:人民要翻身解放,中国要实现共产主义。”他在信的末尾还特别劝告自己的父亲说:“不要把东西看得太重了,要把自己种不完的地给穷人种,让乡亲们都能过得去。”此时的陈子杰,身穿灰布军装,头戴八角帽,已成为坚强的革命者。 

     二 
    1928年冬季,为了将毛泽东同志点燃的“星星之火”燃遍全国,江西苏区派出大批有工作经验的共产党员和干部奔赴各地,在各条战线上组织民众开展对敌斗争。受党组织派遣,陈子杰回到离别3年的家乡,与中共豫中特委委员石文卓一起秘密发展党员,组建农民协会。 
    陈子杰与石文卓、胡殿生(后因叛变革命被处死),在尉氏县建立了共产党第一个组织。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陈子杰应聘到尉氏县师范小学当了校长,同时担任国民党尉氏县党部指导委员。从此,人们经常看到这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陈校长奔波于城乡之间。年轻的陈子杰热情奔放,爱憎分明,特别体恤贫苦百姓,时常把自己的薪水拿出来接济穷人,深得民心。他充分利用国民党尉氏县党部指导委员的合法身份,深入到工农大众之中,暗中联络进步人士,先后建立起了农民协会、商业工会和理发协会。在学校里,他没有老师的威严和架子,平时跟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善于利用各种场合进行鼓动宣传。他以封建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瓜分为例,激发青少年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以学校为依托,他秘密组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尉氏县特别支部,吸收进步青年周廷云(后担任尉氏县地下党支部书记)、吴文治等10余人为共青团员。 
    在陈子杰、石文卓等共产党人的秘密领导下,尉氏县的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经县委分工,由陈子杰担任玉陈村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利用回乡探亲和休假的机会,秘密开展农运工作。 
    玉陈村地处尉氏县西部沙区,岗峦起伏,当时被视为“九岗十八洼,处处出响马”的地方。土匪、蟊贼遍地,官匪沆瀣一气,绑票打劫,闹得民不聊生。陈家在村里是大户人家,平时来往客人较多。陈子杰返乡后,串门的亲戚、熟人更多了。那些商人、学者乃至农民打扮的客人中,有共产党员,也有思想进步的民主人士,还有农会会员和共青团员,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陈子杰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秘密宣传发动,仅几个月,玉陈村的农会会员就发展到100多人,就连附近的陈村、鸭赵等村也秘密建立起了农会。一天深夜,陈子杰在野外的青纱帐里召集玉陈、陈村、鸭赵三个村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农会会员开会。他在会上情绪激昂地说:“同志们,大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人,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地干,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而地主老财不劳而获,肥吃饱喝,住的是青砖瓦房,这是为什么?”讲到此处,他紧蹙两条浓眉,用坚毅的目光巡视着月光下那一张张严肃的面孔,继而又慷慨陈词:“他们的东西是咋来的?是咱们大家的血汗换来的!这是社会制度造成的,因为他们背后有反动政府做靠山。我们只有组织起来跟他们作斗争,推翻反动政府,打倒地主老财,砸碎黑暗的旧世界,建立起一个美好的新社会,咱穷爷儿们才能永远过上好日子。”陈子杰的一番演说使大家群情激动,纷纷围住他说:“干,咱们武装起来大干一场!”面对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这些苦大仇深的农民,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翻身的决心和信念。 

    三 
    1930年5月,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中原地区发动了一场混战。一时间,豫东大地征尘四起,局势动荡不安。在革命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共地下党组织受李立三“左”倾错误的影响,为了策动军阀万选才部起义,借万选才的部队西撤途经尉氏之机,让尉氏县委组织农民暴动予以配合。遵照上级党的指示,陈子杰与石文卓秘密商议,决定成立尉氏县暴动委员会,由石文卓担任暴动总指挥,要青峰(张箴,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任城中指挥,另外分设东西南北四路指挥部,定于农历七月十五举行暴动。由于此次暴动缺乏周密部署,要青峰在县城联系印刷标语传单时,被印刷馆老板告密而遭逮捕,暴动夭折的同时,也过早暴露了尉氏县地下党组织的力量。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党组织指示已暴露身份的陈子杰和地下党员门生明迅速转移。陈子杰经过化装,以探亲为名,与门生明连夜过了黄河,先到武陟县中学教书的六叔陈书范(共产党员)家里,继而辗转到北平大学避难。 
    就在陈子杰被迫转移外地的时候,中共豫中特委错误估计形势,严令石文卓再次组织农民暴动,把张市一带的农民武装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由石文卓担任党代表。石文卓含泪领命,仓促举行暴动,因孤立无援,暴动队伍攻下张市之后,第二天便遭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而失败。县委书记石文卓和红十七军军长朱光明不幸被捕,被敌人杀害于开封城门外。 
    陈子杰在北平闻悉这一噩耗后,悲痛欲绝,再加上经济拮据,大冷天身上只穿一件夹衣御寒,患了重病。在门生明的接济下,他住进了医院。陈子杰病愈出院后,秘密回到开封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经党组织通过内线活动,在一位担任要职的黄埔校友帮助下,他谋到了新郑县保安大队长职务,准备把这支地方武装掌握住,为革命积蓄力量。 
    陈子杰离家赴任前夕,暗中召集家乡附近的地下党员和农会会员开会说:“同志们,这下可好啦,咱们的枪支、人马就多了。等我安置好,你们都过去挑一些好枪,咱们扛着。”他挨个握着同志们的手,英武的面孔流露出对未来革命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神色。 
    闻悉陈子杰要赴任,前来送行的陈家族人和亲友络绎不绝,其中也混进了国民党特务陈尧宾。陈尧宾是陈子杰的堂兄,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国民党的军统特务组织。正是这个陈尧宾,在人群中目睹陈子杰乘车赴新郑就职,当下便阴森森地说:“哼,共产党的人,怎么还干我们的事?”陈尧宾转脸就跑到尉氏县城告了密。 
    正当陈子杰满怀凌云壮志为革命开展工作之际,突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把他关进了监狱。身陷囹圄的陈子杰为避免地下党组织再遭破坏,决心越狱出去。他不露声色地瞅好越狱路线,趁夜晚上厕所的机会,纵身翻上高墙,潜入夜色之中。因夜晚城门紧闭,新郑四周的城墙皆用石头垒砌,出城非常困难。情急之中,陈子杰躲藏在一位老太太家的顶棚上,准备天亮后伺机出城。他的越狱行动很快被敌人察觉,整座县城戒严,到处是岗哨和巡逻队伍。军警挨门逐户搜查,刚逃出虎口的陈子杰不幸被捕了。凶恶的军警对陈子杰施以重刑,给他戴上刑具,将他押解到开封绥靖公署监狱。 
    刚开始,国民党当局认为抓住了共产党的负责人,就可以借陈子杰之口,将豫中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狱警对他威逼利诱,耍尽手段,而陈子杰却守口如瓶。狱警恼羞成怒,对陈子杰严刑拷打,把他打得遍体鳞伤,仍一无所获。这时候,中共地下党组织曾派人暗中活动,设法营救陈子杰,怎奈狱警看守严密、无隙可乘。陈子杰的父亲狠心卖掉20亩好地,四处奔走营救儿子。玉陈村的父老乡亲也联名上书,力保陈子杰出狱。丧失人性的陈尧宾却威胁乡亲们说:“不要保了,这事儿好比捞桶,桶太大捞不出来,弄不好还会把你们坠进去。”陈尧宾不顾一脉亲情,欲置陈子杰死地,以达到自己升官发财之目的。 
    陈子杰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狱警却没有从他身上得到任何东西。他在狱中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他们(指狱警)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很坦然,因为我是给穷人做事的。我给他们讲道理,他们不听,动不动就是打骂、逼迫和引诱。只要我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单,要官给做,要钱足花,但这一套在我面前起不了作用。我坚信天下是人民的,不是‘疯狗’的。我的一切早已交给党了,共产党员是真金,不怕千锤百炼,越炼质越纯……” 
    陈子杰的岳父马成章到开封探监时,目睹女婿衣衫稀烂,被折磨得皮开肉绽,手脚被沉重的铁镣铐磨破了皮肉、鲜血淋淋。马成章目不忍视,五尺之躯的男子汉在门外止不住放声大哭。陈子杰隔着铁窗劝岳父说:“你不要难过,我已经不可能活着出去了,你要把震庭带大成人,交给党、交给革命。”当时,陈子杰的儿子震庭还不满一周岁。 

    四 
    1931年9月27日上午,古城开封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伴随着一阵刺耳的警笛声,一队队军警宪兵荷枪实弹,分列于街道两旁,戒备森严。年仅27岁的共产党人陈子杰,被全副武装的军警前呼后拥押着游街示众。被捕几个月来,陈子杰被敌人的酷刑折磨得体无完肤、骨瘦如柴。而在慷慨就义的途中,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强信念,促使他高昂起不屈的头颅,环视着这座当年他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的古城。他昂首挺胸,步履蹒跚地迈出西城门,径直向刑场走去,怀着对旧世界的刻骨仇恨和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走完了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陈子杰牺牲后,遗体被就地掩埋在西门外,三天后被家人偷运回玉陈村安葬。新中国成立后,陈子杰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被迁入尉氏县烈士陵园,立碑纪念,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1958年7月,尉氏县公安局经过多方侦查,在四川省一所中学里,将出卖堂弟陈子杰、堂叔陈书范、尉氏县地下党支部书记周廷云的陈尧宾缉捕归案,由尉氏县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依法判处死刑,执行枪决,告慰了烈士的在天之灵。

(作者:睢建民 责任编辑:12301-1)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高庙寨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