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颍汝奇士----李膺
颍汝奇士----李膺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8/19 15:34:5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李膺(公元110年----公元169年),字元礼,襄城人。东汉末叶清流领袖。曾任青州刺史、渔阳和蜀郡太守、护乌桓校尉、河南尹。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升迁司隶校尉(掌管巡查京师官吏的不法行为)。 
    他性情简傲,不与庸俗官吏交接,但对博学高行之人,却十分礼敬。是时,朝政日非,纲纪不振,宦官弄权,祸国殃民。李膺独持风裁,力挽颓风,同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京师3万多太学生及名臣陈蕃等,与宦官集团进行了20余年的斗争。朝野震动,人人景仰,在当时士大夫中,谁能受到李膺的接见,便认为是无尚荣幸,称做“登龙门”,太学生们推崇他为“天下楷模李元礼”。
    李膺任司隶校尉10日,便捕杀了大宦官张让之弟张朔。张朔为野王县令,依仗兄势,无恶不作,听说李膺做了司隶校尉,便畏罪逃回京师(洛阳),藏在张让家“合柱”(复壁)中。李膺亲率吏卒前往搜捕,破柱获朔,交洛阳狱鞫后处死。张让哭诉于桓帝,桓帝责怪李膺为何不奏先斩!李膺说:“《礼记》云 ,‘公族有罪,虽曰宽宥,但有司执法可以不服从。’昔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我已到任十日,正为办案迟缓惴惴不安,不意却因疾速获罪。诚知处理此案陛下必加罪责,杀身难免。恳求再留任五日,待除尽首恶大奸,后就鼎镬之刑,死而无恨。”桓帝无言答对,转向张让说:“是你弟弟有罪,司隶无错。”从此黄门常侍皆小心谨慎,不敢妄出宫门。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张让等向桓帝控诉李膺与太学生结党,毁谤朝廷,扰乱风化,逮捕李膺等名士200余人,下黄门北寺狱。次年六月赦免死刑,但禁锢终身。桓帝死后,灵帝刘宏即位。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引用天下名士,连谋剪除宦官,起用李膺为长乐少府。不久陈、窦失败,李膺再度被废黜。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宦官集团又一次发动对“党人”的大拘捕。乡邻们闻悉后,都劝李膺躲避,他叹息说:“事不辞难,罪不逃刑,是人臣应有的气节。我年已六十,生死由命,何须逃此!”遂自投诏狱,被拷打致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皆被禁锢,受株连者达六七百人。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米芾的洁癖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