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鸣皋镇北的衡桃山上有座千年古刹——南岳庙,又称南岳离宫,或衡岳别庙。2009年与伊川书院一并列入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被列入伊川八大景之一,被誉为“衡岳书香”,衡岳即指南岳庙,坐落在曰衡桃山上,喻指南岳衡山。
(一)历史上辉煌 南岳庙
南岳庙居衡桃山之巅,北眺龙门山,西依海峰山,南对九皋山,群山叠翠。脚下顺阳河、伊水环列左右,流水潺潺。明朝正德六年)的《感应签碑》正面为卦谱,背面记载着南岳庙的宏伟状况:正殿一座,称歇山转角龙凤阁;前拜殿一座,称歇山转角穿花龙凤香阁,歇山两滴水药耧一座;歇山两滴水钟耧一座;中门歇山顶,关王殿、药王殿、后宫、前正殿山门各一座;东西配殿两座,东西廊房两座十间;戏台一所,大钟一口、庙地一十二亩,元碑二通,明碑三通。南岳庙的恢弘壮观景象由此可见一斑。之后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太监胡公公及清宣统元年河北镇总兵谢宝胜均对南岳庙进行过大的修缮。即时到清末及民国时期南岳庙主体建筑仍在,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舞楼、四神殿、两庑、正殿、及寝宫等后三殿,规模依然不小。
南岳庙所处的衡桃山春秋满山葱郁、娇脆欲滴,夏日清风习习,凉爽宜人,昼听皋山鹤鸣,夜观南天佳景。西岩戴雨、东自行曲里汤池温泉,南临陆浑春晓,尽收眼帘。附近东建有寿圣寺,西南筑有鸣皋道馆,实乃观景宝地。
(二)南岳庙有趣的传说
1、鲁班显圣历史上关于南岳庙的传说枚不胜数,传的最神乎的要数鲁班显圣造殿门和南岳奶奶赌棋输夫两个。为南岳庙蒙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古碑曾记载,南岳庙大殿始创之初,鲁班曾屡次显圣。别人各司其职干活,他化作一老者转找些边角废料,大的拼凑成斗拱插椽、小的制作成木楔垫片,待大殿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后,人们准备第二天立柱架房时,忽然发现一夜之间房架神奇般的树立起来,结实准确精致,而老人不知所向。众人知是鲁班爷显圣,纷纷下跪叩拜。又据大殿主体竣工后,画工彩绘栋梁壁画,巧匠做庙门、雕窗棂。正当掌门大师发愁木料时,只见一老人把散落地上的碎小木料进行一番加工,用唾液粘在一起,安装上一实验,严丝合缝,老人又飘然而去。人们称为“木栅门”,庙门安装完毕后,要钉钉,横竖歌七行,两扇计98钉,故又称”百钉门“。当地百姓盛传南岳庙是鲁班显圣帮助制作,无不引以为豪。
2、南岳奶奶赌棋输夫 关于南岳奶奶的传说则是赌棋输夫。据说南岳宫建成后,南岳奶奶陪伴南岳爷爷到此巡游,见此地风景秀丽,气候适宜,就常驻下来。南岳奶奶喜欢下棋,在鸣皋镇一带棋无对手,就邀请郴州奶奶驾临鸣皋镇游玩,两位神仙下起棋来,下了两次不分胜负。南岳奶奶求胜心切,执意要下,郴州奶奶欲杀其傲气,提议下个赌注,若郴州奶奶败,将丫环留下,南岳奶奶若输,府上男女任由郴州奶奶挑选带走做仆人。最后一局南岳奶奶败下阵来,郴州奶奶挑选南岳爷爷作为仆人带走,南岳奶奶后悔不已。后郴州奶奶生恻隐之心,便允许南岳爷爷每年三月十四回鸣皋团圆一次,十六日返回。故而三月十四日这天,风和日丽,花儿绽放。十六日午后,便风雨交加,传说是上天催促离别,夫妇落泪而成。三月十五日庙会据说由此兴起。
(三)今日复兴的南岳庙
新中国建国初期,南岳庙建筑除正殿三楹保存下来外,其余全部被拆毁。南岳庙一落千丈,萧条凄凉。
从1985年开始,王莲竹女士在鸣皋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率领信众筹资重建南岳庙,鸣皋及周围县乡民众纷纷捐钱捐物献工,经过20余年艰辛努力,终于使千年古刹基本恢复原貌。经过梳妆打扮,千年古刹重新焕发出青春魅力,殿宇巍巍峨峨,游者不绝于途,香火旺盛缭绕。院内茂密的核桃树遮雨蔽日,别有一番风韵。
迄今南岳庙面积几近百亩。庙前广场安装了灯具,每每天气适合的晚上,广场上灯火通明,数千人们跳起广场舞,品尝烧烤美味,鸣皋村万家灯火,俨然一座繁华喧嚣的都市,夜色中的南岳庙恍若仙境。
古今南岳庙主要建筑
南岳庙古时据说有三道山门,第一道山门在顺阳河畔,规制原是四柱三门青石坊。第二、三道山门皆为庑殿式建筑,红墙上覆琉璃瓦,圆券门三,中大两侧小。进入第三道山门后是青石台阶,可直达舞楼。今天保存下来的山门是原来的第一道山门,于1993年仿古重建,是四柱三门混凝土坊,中间东西两根柱子上有一副楹联:南岳秀中州,顺阳锁衡桃。山门额有”南岳离宫“四个大字。山门斗拱下方雕梁画栋,双龙戏珠。顶端有八仙的塑像,还有两只石猴手遮额头俏皮地远眺。
舞楼在山门之北百十余米,位于半山腰,庙院老人说是“转圈楼”。古时建筑为歇山飞檐双层木料结构建筑。面阔进深各三楹,高五丈。内有四根粗柱直通二层楼顶。四周围回廊,外檐四角为石柱,石柱间有四根木柱,共有24根。一楼中间有圆门可直达庙内。底层五明四暗,东间悬挂一口大钟,高约五尺,口径四尺。架牛皮鼓一面,直径约三尺多,楼外四周是风铃。二楼为·戏台,正中靠南置木屏风,绘壁画,将戏台分为前台后室。两层木桁上钉厚木板,四周斗拱下方为山水、人物、花鸟彩绘图。整体建筑,奇思巧构,雄伟壮观。
歇山飞檐双层混凝土结构建筑,圆券门四开,面阔进深各三楹,高五丈。内有四根粗柱直通二层楼顶,四周围回廊,外檐四角为石柱,石柱间有四根柱子,共有20根,比古时少四根。舞楼青砖绿瓦,五脊六兽,雕梁画栋,四角飞檐上挑。四面皆有雕刻彩绘,楼体结构精致,由三十六根粗柱并列组合,顶力而成,又名”转角楼“。一楼房屋五明四暗,东间悬挂一口大钟,高约五尺,口径四尺。架牛皮鼓一面,直径约三尺多。二楼为戏台,东西两墙皆为绘绘壁画,四周斗拱下方为山水、人物、花鸟彩绘图。
今天的四神殿位于舞楼之北,1997年按照明代建筑风格复建。殿前青石台阶正中间青石板上雕有两条戏珠的舞龙,脚下浮云缭绕,逼真生动。中门歇山顶,面阔三楹,中门为过门。殿东西两侧为两道掖门,硬山顶式样,与周围围墙相连接。神殿前墙东侧墙上镶嵌着一块石碑,记载着殿宇南岳庙的神奇传说及重建历程。神殿内靠东西两间各供奉着四大天王殿彩色塑像:东间青龙、玄武;西间朱雀、白虎,代表四个方位天王,四大天王各持兵器,威风凛凛。
走出四神殿就进入了庙宇。四神殿后东侧有一块石碑,为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的《感应签碑》(卦碑)正面为卦谱,背面记载着南岳庙的宏大状况。
东西两庑廊位于正殿前东西两侧有东西两庑廊,古时各五间,硬山式。西庑南三间塑扁鹊、张仲景、华佗、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十大名医像,可见古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北两间塑造夏禹、商汤配以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最北间塑五尊瘟神。东庑北间塑造观音菩萨,其他四间为休憩之所。
在院落正中央,正前方有一铁制的长方形香炉。正殿旧时为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飞角挑檐绿琉璃瓦,脊饰邸吻禽兽。正脊中饰有一头狮驮一宝葫芦,四脊又饰庞涓、韩信、周瑜、罗成等军事豪杰像,檐角系钟铃。庙门为木栅门,左右二雕花棂窗,殿内四柱,正中后置神龛,匾额“太虚宝殿”,暖阁正中塑造南岳大帝像,两侧塑造文武大臣六尊。东西粉壁彩画。东为岳神出巡图,西绘岳神回銮,雕梁画栋,斗拱下均绘制彩画。
1989年县拨款重建,今天的正殿为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飞角挑檐绿琉璃瓦,脊饰邸吻禽兽,檐角系钟铃。庙门为木栅门,左右二雕花棂窗,殿内四柱,正中后置神龛,匾额“太虚宝殿”,暖阁正中塑造南岳大帝像等等与以往无大差别,但两侧已改塑成塑造震雅、震喜两员大将。
在正殿东侧、凌霄宝殿南有碑林,七通新碑围绕着清康熙三十二年的《金塑南岳圣像碑》,该清代碑碣记载:嵩治鹤鸣镇北有南岳离宫,坐镇衡桃,历唐、五代、宋、金、元、明,岿然山巅,莫知创始......由此可推断南岳庙当在南北朝时期创建,与传说始建年代大致相近。
殿前原有香亭,即明代的前拜殿,康熙四十年(1701年)重建,周围环立柱数十,台前有青石坊,柱上雕有青狮滚绣球,猿猴抱桃、鸳鸯戏莲、蓑翁独钓等图案,正中为歇山八卦香炉,中间置大铁鼎,陛下青石板上雕有下山虎各二,与原四神殿前陛下的上山虎相对应,今尚未重修,应按照旧时建筑风格尽快予以重修。
古时的南岳庙后三殿是南岳大帝寝宫、玉皇庙、太姒殿三殿宇。中间为寝宫,硬山式,内塑造南岳大帝及娘娘像,东间塑太子像,西间为公主绣房。东为太姒殿,内塑太姒奶奶。西为白衣殿,内塑造白衣奶奶。西北角有玉皇庙,塑造玉皇大帝像。
1993一1995年重建寝宫及玉皇庙。今日的后三殿是南岳大帝寝宫、玉皇庙及灵霄宝殿三殿宇。正殿后中轴线上有一宫殿,此即南岳爷爷奶奶的寝宫,供奉着南岳爷爷与南岳奶奶及郴州奶奶三位神仙的彩色塑像。寝殿前有三通清代石碑:寝殿东墙东侧石碑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丙申桃月树立的《南岳正殿寝宫神像碑记》。
寝宫西侧是玉皇庙,建于近些年,内供奉着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彩色塑像。
寝宫东侧有灵霄宝殿,是目前南岳庙中最新的建筑,建造的比较精致,供奉着玉皇大帝的金色塑像,西侧是托塔李天王、东侧为太上老君两神仙护立。
(四) 三月十五庙会
据老人说南岳庙的三月十五庙会北魏时就形成,盛于明清。建国初期废止,1984 年庙会重兴。每年农历三月十四至十六相传为南岳大帝回銮与南岳奶奶相聚会的日子。庙会期间文艺汇演、物资交流成为一大亮点。民间文艺争相竞技,锣鼓喧天、龙腾狮跃,鞭炮齐鸣,三台大戏连唱数天,信男善女及看客接踵而至,或焚香拜神、或看热闹。豫、晋、冀、鲁、陕、鄂六省32县商贾云集,推销产商品,会场上日用品、生产用具、竹编木器、餐饮小吃琳琅满目。前来观看者多达十余万,物资交易额也相当可观。成为伊川乃至洛阳的一个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农村盛会。
南岳庙是伊川县诸多历史人文景观中,重建的最为成功的一个景点。焕发一新的南岳庙,已经成为河洛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伊川著名的“一日游”四个景观之一,相信今后的南岳庙还会以更靓丽的丰姿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为之陶醉,流连忘返。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