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洛学”,教化世人
“二程”多年在洛阳周边的嵩阳书院、伊皋书院等处讲学,潜心教育,著述颇多,共同开创了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如今程村两程祠的道学堂内,仍存有宋理宗所赐的“理学亢宗”匾额、康熙所赐的“学达性天”匾额和光绪所赐的“伊洛渊源”匾额。
“二程”提出,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认为教育要使人循天理,仁民而爱物,培养“中、正、诚、敬、恕”的品质。
一次,程颢、程颐给弟子们讲“诚敬”之义。程颢说:“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程颐接过话说:“用诚修身则身正,用诚治事则事理,用诚临人则人化。”弟子问如何行孝,程颐说:“至诚事亲则成人子。”意思是说,用最大的诚心对待父母即为孝。
宋代奢靡之风盛行,一些官员家风不正,致使身败名裂。程颐告诫说:“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家正则天下治;治家之道,以正身为本,身正而家治;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则家道正。”
“程门立雪”,讲述的就是杨时、游酢恭敬受教于程颐的故事。杨时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后来“倡道东南”,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公元1115年,杨时亲自编修第一部《弘农杨氏族谱》,制定“杨时家训”十条传承至今,可谓“二程”教化流传久远的一个范本。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