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51年,在解放战争中获得“人民功臣”称号的杨水才光荣退伍,回到家乡水道杨后,杨水才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群众吃尽了没文化的苦。那时的杨水才已经认识到:“农民翻身了,不是光有土地就能翻身,还必须文化翻身。”而如何抓好农村教育,是贫穷年代的一道难题。1962年,杨水才兼任水道杨小学校长。为提高教学质量,他改进了教材,亲自登台为孩子们授课,还坐在下边听课,督促教师提高授课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水道杨小学逐渐办出了成效。
同样急迫的,还有农村人才紧缺问题。当时的水道杨连计工员、会计员这些基本人才都屈指可数,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开展。杨水才下决心办一所农业中学,培养当 时农村急需的会计员、计工员、保管员、技术员、卫生员“五员”人才。为此,他东奔西跑,沟通游说,与周边的桂东、桂西、贺张、于寨、姜庄、郅庄等7个半村就共同创办桂村农业中学达成共识。
1963年9月1日,由水道杨、桂东、桂西等7个生产大队贫下中农联合创办的桂村农业中学诞生了,杨水才被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推选为农业中学的校长。“农村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桂村农中创办伊始,杨水才就定下了为农村生产服务的办学方向。他办起了育苗培训班、医药卫生班、电工班、机械班;在学制上,根据农业生产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灵活机动。群众在桂村农中学了文化学了技术,再不是“睁眼瞎”。
短短几年间,桂村农中就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全校师生还为桂村乡24个村嫁接各种树木25万余株。1970年,第8期《红旗》杂志以《一所为三大革命服务的农村中学》为题,报道了桂村农中的办学实践,桂村农中从此名扬全国。杨水才用一个人的力量影响了一个时代,一所桂村农中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善于创新、穷则思变的智慧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指引更多共产党员为了群众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