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坐镇怀帮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6/29 16:50:0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历史上,许昌禹州市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的历史。神医扁鹊、华佗、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都曾在此行医采药,故有“药过禹州倍生香”、“药不过禹州不灵”之说。早在唐、宋以来,中外药商便长期在此进行药材交易,有行业或区域性的帮会组织机构也应运而生,至今保留下来的十三帮和怀帮等会馆便是当时药材市场兴隆的见证。
一般来说,这些商会馆的传统功能主要是祈神保佑,通过祀神增加旅居异乡或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商人们的内心安全感,因此,有些会馆则干脆直接以神殿名称来命名。会馆的第二个主要功能则是进行施“义”活动,如济助同乡、安葬死者、开办学校等慈善事业。他们都有较为严格的诸如集体祭祀、社会公益和守望相助等类规定。当同乡、同行遭到压迫、攻击等不公正待遇时,会馆就会发挥团结自卫的作用。由于会馆场所较大,一般都建有戏台、看楼,同时也是同乡、同行的游乐场所。
关羽作为一员武将,其地位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英雄,而且也是忠诚义气的道德楷模。加上《三国演义》桃园结义情节的渲染:“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此结义之举,十分迎合身居异乡的游子或商人渴望互助的心理要求。因此,在商人百姓的心中,关羽既是具有忠义武勇精神和品格的英雄,也是坐镇一方、降妖伏魔、赐人好运的保护神。同时将他视为忠诚守义、诚信敬业的楷模,以此作为组织团结的纽带,定期进行祭祀等活动,逐渐形成崇拜关公的特有内涵概念——“义中求财”。这就是为什么有关帝庙的地方,大多有繁荣市场的独特原因。
许昌禹州市山、岗、平地各占三分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条件,许多名贵中药材都产自该地。市政府极为重视禹州药城“商关羽”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注意保护原怀帮会馆的建筑和壁画,同时还在充分挖掘旧时药商文化传统及人文精神的同时,开拓新的商业市场,以此来弘扬、延续传统经济文化中的精华,大力张扬诚信为本、团结进取的“商关羽”的文化内涵。现在,禹州市建成了多处药用植物观光园,药材的种植已达15万亩,建有占地300亩的中华药城,内设23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并附属多项服务设施,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中医药专业市场。“药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比明清时期药材市场繁荣昌盛的场面还要辉煌的景观。
[1][2]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