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刘邦猜忌
汉高祖刘邦登基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为了安抚功臣,他在洛阳南宫大摆庆功宴,分封诸侯。在此之前,他已将好几位劳苦功高的大将封为异姓王。
赢得天下是件高兴事,然而刘邦的喜悦很快就被忧虑代替了,因为他发现,这些异姓王不好控制,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谋反,对汉王朝的威胁太大。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除掉。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在刘邦的脑海中扎下了根,直到生命结束,他都在为铲除异姓王而奋斗。首当其冲的,就是功高震主的楚王韩信。
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当时不过30多岁。他和萧何、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还和彭越、英布一起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有人说,刘邦能在楚汉战争中获胜,一半功劳是韩信的。这样一个危险人物,留着简直就是祸害啊!
公元前201年,刘邦出手了。
当时有人报告,说韩信在楚国谋反。刘邦问大家怎么办,大家纷纷表示:“没说的,发兵讨伐吧!”
谋士陈平提出了不同意见。陈平认为,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朝廷直接前去讨伐,几乎没有胜算。既然这样,不如想个计策,在韩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他抓获。
刘邦采纳了陈平之计,以巡游云梦为借口,命令各诸侯王到陈县(今河南淮阳)迎接。韩信果然来了,刘邦让武士将他捆起来,随自己的车驾回到洛阳。
韩信又惊又怒,大声喊冤:“人们说得果然不错,‘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就该被烹杀了。”
刘邦也知道,说韩信谋反证据不足,回到洛阳后,就赦免了韩信,将其贬为淮阴侯。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