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红楼梦》中的宋文化(中)
《红楼梦》中的宋文化(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6/27 8:56:1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人物、学术与艺术

        《红楼梦》中直接或间接涉及的两宋历史人物很多,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欧阳修、柳永、王安石、苏轼、秦观、陆游、李公麟、米芾、石延年、朝云、宋徽宗、秦桧等,以北宋为主。在不同的场景和情节中,这些人物的身份也不同。例如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与贾雨村谈论贾府,介绍宝玉的出生及其怪癖,贾雨村把大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列入秉天地清明灵秀之正气、应运而生的大仁之列,把奸臣秦桧列入秉天地残忍乖僻之邪气、应劫而生的大恶之列,宋徽宗、米芾、石延年、柳永、秦观、朝云(苏轼侍妾)则是正中有邪、邪中有正的正邪两赋之人。前两类人物的归类无需多言,曹雪芹依据中国传统哲学的气论而提出的“正邪两赋”说,发掘出第三种人性,既是出于塑造贾宝玉、金陵十二钗等才子才女人物形象的需要,更是一桩重大的哲学命题。曹雪芹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洞察可谓透彻之极。

        宋代理学,回应理论现实,重建儒学价值,影响极其深远。它兴于北宋,盛于南宋,代表人物即上述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第3回黛玉进贾府,宝黛初见,哥哥送妹妹表字“颦颦”,探春问此出处,宝玉回答后探春说是杜撰,宝玉辩解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这里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此后《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在第19回中,宝玉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里的“明明德”也是代指《四书》。第36回中,则有宝玉“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的举动。

        在第56回,面对贾府由盛而衰的严峻现实,有远见抱负、精明练达、敢说敢为的改革家探春要整顿大观园,兴利除弊、推行承包、开源节流。支持改革的宝钗在指导思想上与探春不同,她搬出朱熹的《不自弃文》提醒探春,改革要“拿学问提着”,以防“流入市俗”,切不可因为省上二三百银子而失了体统。可见宝钗属于改革中的稳健派,大观园的改革也的确没有偏离她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藏愚守拙、颇识时务的宝钗,其成熟由此可见一斑。

        第111回,鸳鸯自缢身亡,已死的秦可卿显灵,引鸳鸯的魂到太虚幻境。在这过程中,秦可卿对鸳鸯的魂说:“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便是个性,喜怒哀乐已发便是情了。”这个论断,典出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庸》:“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曹雪芹在这里引用朱熹的“性情说”是以此说明真实的感情往往含蓄不露,如果发泄出来,难免掺杂虚假,所以下文接着说:“至于你我这个情,正是未发之情,就如那花的含苞一样,欲待发泄出来,这情就不为真情了。”鸳鸯的魂听了点头会意,便跟了秦氏可卿而去。

        至于艺术方面,除了上文中列出的宋诗、宋词和散文外,《红楼梦》中还涉及有宋代的联语、小说和绘画等。在第5回中,秦可卿带宝玉到自己的卧房休息,宝玉见秦氏房中的墙上,“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秦太虚就是“苏门四学士”之一、颇得苏轼赏识的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秦可卿卧房的这副香软联语,当然符合秦观诗词的婉约风格,只是不见他的《淮海集》,似为曹雪芹假托,以此来表现秦氏卧房的香艳奢靡,同时又以“秦太虚”之名暗点秦氏及宝玉梦游的太虚幻境。

        第13回,“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的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凤姐:“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成语“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有势的人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随之四散,语出南宋庞元英的《谈薮》,一部宋代文言轶事小说。

        颇有经世致用之才的探春,也工诗善书,趣味高雅。第40回写到她住的房子,房子的西墙上挂有一幅米襄阳的《烟雨图》。“米襄阳”即米芾,世居太原,后迁襄阳。在绘画艺术上,他推崇“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的画意,其画作也以烟雨山水著称,故小说有此一说。

        在第46回,贾赦要纳鸳鸯为妾,让鸳鸯的兄嫂来劝,嫂子要将这“天大的喜事”告诉鸳鸯:“你跟我来,到那里我告诉你,横竖有好话儿。”不料遭到鸳鸯的痛骂:“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宋徽宗擅书画,工花鸟,以画鹰著称。这里,鸳鸯将嫂子的“好话”谐音为“好画”,给予她毫不留情的嘲弄,后以悬梁自尽的方式表达了对主子迫害的反抗。第89回,宝玉到潇湘馆看黛玉,只见妹妹的房间里挂着一幅《斗寒图》,作者交代说“全仿李龙眠白描笔意”。“李龙眠”何许人也?是北宋神宗熙宁三年进士、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他擅画人物、佛道像、鞍马等,画作多用线描,皆不着色,笔法如行云流水,被推为白描高手、宋画第一人。

        官制文化与物质文化

        官制文化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十分浩繁,《红楼梦》涉及很多,其中也涉及宋代官制。在第13回中,秦可卿死,丧礼极尽奢华,“灵牌疏上皆写‘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这里的“恭人”是命妇封号,根据丈夫的官职品级而定,始于宋徽宗。秦可卿的丈夫、龙禁尉贾蓉官属五品,按清制当称“宜人”,但旧俗往往将死者封号上提一级,故贾府称秦可卿为“恭人”。第63回中,尤二姐、尤三姐之母尤老娘被作者称为“尤老安人”,“安人”也是始于宋徽宗时的命妇封号,位在“宜人”之下,后成为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第24回中,百般奉承凤姐的贾芸,对她说他有一个捐个通判的朋友。“通判”是官职名,始于北宋,太祖创设,皇帝直接委派,州、府均置,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同时也防止知州、知府职权过重,地位略低于州、府长官。

        第41回,贾母带着刘姥姥,和宝、黛、钗等人一起来到栊翠庵妙玉处品茶,妙玉拿出的一只公式器茶杯,上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其中“秘府”乃朝廷收藏珍贵图书和文物的地方,宋代称“秘阁”,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设立。曹雪芹的这个描写可能是夸张,也可能是有所依。

        在物质文化方面,《红楼梦》涉及的主要是宋代的瓷器。在第3回中,黛玉进了贾府,在嬷嬷们的引领下来到王夫人处,几上有一件“汝窑美人觚”;第27回中,王熙凤对宝玉房中的丫鬟红玉说:“你到我们家,告诉你平姐姐,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汝窑的第三次出现是在第40回探春房中。在探春的秋爽斋,房间里摆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宋代汝州而得名。南宋学者周辉在《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民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

        第22回中,元妃送出灯谜让大家猜,并送给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茶筅”是什么?是古时一种调茶工具,也是宋代茶艺“点茶”时必备茶具,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专门描述:“茶筅,以公式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动,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脊,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南宋学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魏庆之《诗人玉屑》收录有“茶筅子诗”。如韩驹的七绝《谢人寄茶筅子》:“立玉干云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铅刀。看君眉宇真龙种,犹解横身战雪涛。”

        第40回,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在宝钗的蘅芜苑,“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这里的“土定瓶”是指定窑的瓷器。在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从宝玉房中拿出的40个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窑的”。定窑也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北曲阳县境内,以产白瓷著称。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故名定窑。明代学者高濂在其《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曾说:“宣和、政和年者,时为官造,色白质薄,土色如玉,物价甚高。”可见宝玉的碟子当为上品。

        第40回中,在探春的房间,“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大观”是宋徽宗年号,“大观窑”说法有二:一是指徽宗大观、政和年间位于东京的官窑,一是指大观年间景德镇烧制的窑变瓷器。

        第41回,贾母带刘姥姥等人一起到栊翠庵妙玉处吃茶,“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官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窑场就在京师开封,生产专供御用瓷器。对此南宋学者顾文荐《负暄杂录》有“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的记载。
(作者:邓高峰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汴梁西瓜甜到皮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