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老君山:钟灵毓秀道气生
老君山:钟灵毓秀道气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12 16:44:18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十方磨

  云雾中的老君山(局部)

  老君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位于栾川县城东三公里处。此山雄险奇秀,古称景室山,后因老子归隐于此,更名为老君山。

  相传在这里归隐的除了老子,还有明崇祯太子朱慈烺(lǎng)。史书记载两个人最后都是“不知所终”,但在栾川,人们有不少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明这两个人的归隐地应该都在老君山,且都与“道”有关。

  一 老子骑青牛,归隐景室山

  说老君山,当然离不开老子。

  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出生于公元前571年。他曾长期在洛阳工作,担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学而闻名,鲁国的孔子也要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拦下了他,提出请求:“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不著书不能过关,这才有了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他也成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可是,西出函谷关后,老子去了哪儿?这是一个谜。过了几百年,司马迁才在《史记》中记了一笔:“不知其所终。”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越来越浓。

  东汉时,张道陵(本名张陵)创立道教,他采用老子的学说,并奉老子为教祖,硬是把这位现实中的哲学家变成了神话中的“太上老君”。到了唐代,李家王朝还尊老子为“帝室先系”,高宗李治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李隆基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并把《道德经》作为贡举考试的经典。

  因老子备受推崇,老君山也就多了起来。栾川县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冯进宝说:“中国的老君山至少有40个。但老子真正的归隐地在栾川,当时他到灵宝后,经卢氏到了景室山。”

  历史上的栾川,长期属卢氏县管辖。《卢氏县志·碑志》中记载老君山,称“北魏时,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到唐太宗时重修,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这老君庙为铁椽铁瓦,又称铁顶,明代香火尤为鼎盛。明万历年间,卢氏县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赋》,序中也写道:“余至卢氏,闻境有山,巍峨际天,俗传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可见老子归隐景室山的说法历来盛行。

  “根据当时的条件,老子骑着青牛,不可能走得太远。从卢氏到栾川这一线,家家户户敬老君,祭祖上坟日也为老子出生的农历二月十五;公元1603年四月初八,万历帝立石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四月初八老君庙会延续至今。除了史书记载,还有许多与老子有关的地名、传说,可以推断老子的归隐地是景室山。”冯进宝说。

(作者: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