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郦道元:难舍难分是洛阳(郦道元与洛阳 上)
郦道元:难舍难分是洛阳(郦道元与洛阳 上)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7 10:09:0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水经注》书稿,劫后余生

  郦道元为人办事谨慎,为官廉洁奉公,因而受到御史中尉李彪的赏识。北魏迁都洛阳后,郦道元被李彪推荐为治书侍御史,主管北魏中央的档案和图书秘籍。这正是郦道元梦寐以求的差事。

  孝文帝推崇中原文化,雅好诗书。因此,他尤其重视搜集中原的文物和图册。北魏迁都洛阳时,不仅将藏于平城的图书一并迁来,而且于第二年夏天下诏征集天下散佚书籍。这样,许多藏于私家的孤本秘籍被集中到京师洛阳,为郦道元提供了优越的读书条件。

  郦道元最终选择了为《水经》作注。《水经》成书于三国时期,是一部朴实无华的水利书,分为3卷,记载了137条河流,内容非常简略,全书只有8200多字,所写的每一条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经过长期的思考,郦道元决定用注释《水经》的形式,以主要河流为纲,支流为目,写一本全面系统、脉络分明、内容丰富的新的地理专著,即《水经注》。

  在执行公务之余,郦道元坚持跋山涉水,亲临人迹罕至的山林,找到了许多河流的源头。他不仅重视实地考察,而且重视民间“采访”。《水经注》中的许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歌谣、方言、谚语等,都是他从民间搜集来的。

  公元524年,郦道元历时10年完成了《水经注》,这是一部30多万字的巨著,是一部独立的古典名著。据《水经注》研究专家陈桥驿教授推测,《水经注》书稿当时应被朝廷书库收藏。

  北魏灭亡时,洛阳被焚毁,城内许多建筑被烧得荡然无存。朝廷书库无疑也化为灰烬。令人称奇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40卷,竟完整地收藏在隋朝的皇家书库里,这是人们后来从皇家的藏书目录《隋书·经籍志》中得知的。隋朝藏书被唐朝接收后,唐朝的皇家藏书目录《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也都照录不误。

  缺水而亡,归葬洛阳

  《水经注》的完稿,给郦道元带来了短暂的好运气。完稿当年,郦道元被任命为代理河南尹,不久成为主管洛阳及周围各县的最高行政长官。

  当徐州刺史元法僧降梁,起兵反叛时,孝明帝命郦道元率军征讨。他因立军功升任御史中尉。御史中尉对于一向执法如山、不避权贵的郦道元来说是很合适的职务,但此职也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郦道元先是处决了违犯法令的丘念,这是汝南王元悦的男宠,由此得罪了元悦。后来,他又得罪了城阳王元徽。朝中权贵对郦道元暗中切齿,郦道元的处境十分凶险。

  这时,从长安传来雍州刺史萧宝夤(yín)将要谋反的消息。为了安定长安地区,孝明帝与众大臣商议,决定派一名得力的大臣前往长安巡视安抚,并探明萧宝夤的虚实。元徽、元悦趁机怂恿孝明帝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去巡视长安一带。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郦道元由洛阳西去长安,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带着一个弟弟和两个儿子一起出发了。

  萧宝夤得到消息,动了杀机,他派遣军士埋伏在阴盘驿(今陕西临潼县东),这是郦道元的必经之路。郦道元一行刚住进阴盘驿站,萧宝夤的伏兵就杀了出来。郦道元急忙带人冲上驿站旁的山冈,占据了有利地形。山冈给郦道元他们带来了安全,也带来了致命的隐患。山冈上没有水源,郦道元赶紧让大家在山冈上挖井。

  众人忍着饥渴,在山冈上挖了3天,却不见一滴水。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郦道元,最终被命运捉弄,极度缺水的郦道元和随从无力抵抗,被萧宝夤的士兵抓住。郦道元和弟弟、儿子最终惨遭毒手,抱憾而终。

  萧宝夤下令收殓郦道元,葬于长安城东。武泰元年(公元528年)春,北魏军收复长安,郦道元还葬洛阳。

  遗憾的是,岁月久远,郦道元在洛阳的葬地成谜,只留下一部《水经注》。《水经注》与洛阳之间有哪些紧密联系?请看下篇。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