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古人旅行趣谈”之走着走着就到了
“古人旅行趣谈”之走着走着就到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12 15:22:5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 “谢公屐”,你值得拥有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很恐怖的“自虐行”:跟一群洛阳驴友以近乎小跑的速度,从定鼎路徒步前往邙山上的郁金香花园,而且还自告奋勇扛大旗。

  我卖命奔走了一个多小时,旗帜扛丢了,只剩下旗杆,脚也疼得受不了,这才切实体会到什么叫自虐。

  因为那次记忆太深刻,所以当我读到唐代高僧玄奘西行的故事时,更觉得咱这位洛阳老乡(玄奘祖籍偃师)了不起。据说玄奘当年过沙漠时,干粮吃完了,水没了,仍然坚持前行了几天几夜。这等吃苦耐劳、坚毅勇敢的精神,给一万个赞都不过分。

  玄奘应该是预备了几双好鞋,说不定其中就有一双“谢公屐”。

  “谢公屐”是“自虐行”的好伙伴。它的鞋底两端安着木齿,上坡可去掉前齿,下坡可去掉后齿,结实耐磨,方便实用,实乃长途跋涉必备佳品。

  ▶▶ 驴友出没,惊动官府

  “谢公屐”是东晋人谢灵运发明的。东晋之前是西晋,西晋的京都是洛阳。谢灵运曾叹南方的牡丹比不上洛阳的牡丹,这见识显然来自于其丰富的阅历。

  作为晋代最有名的驴友,谢灵运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谢家有钱,小谢本人又是当官的,财大气粗,说走就走,也不跟上级请假,动辄十多天不见人影。

  有一次,他带着家奴,从A地前往B地,一路上伐木开路,轰轰烈烈,地方官以为山贼出没,惊慌失措,差点儿打报告请朝廷派兵保护地方。

  走得多了,最知鞋子合不合脚。谢灵运动手能力很强,研发出一种“自虐行”专用鞋。这种鞋很实用,风靡数代,唐代资深驴友李白是该产品的忠实用户,曾写诗美其名曰“谢公屐”。

  也有人认为,早在汉代,就有类似的登山屐,谢灵运只是改良者,不是发明者。不管怎么说,对旅行者而言,鞋都是很重要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路远了走着去,鞋不好很耽误事。是以直到清代,《养生随笔》的作者仍主张登山者应备鞋两双,“上山则底前薄后厚,下山则底前厚后薄”,以便节省体力、保障安全。

  ▶▶ 这样走着也很好

  鞋再好,路走多了脚还是会疼的。所以,古代驴友在“自虐行”时,会准备一些护足药,比如保健中药“千里健步散”什么的,将其磨成粉放进鞋中,消肿止痛,缓解疲乏。

  明代超级旅行家徐霞客大概了解药效。他22岁开始旅行,走了30多年,数次被打劫,数次断粮,仍痴心不改。他曾到过洛阳附近的嵩山,从绝顶上顺藤而下,身手非凡。

  那风采,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苏东坡的好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们自去骑马坐轿争功名,我走着看看风景,也很好。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智者不惑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