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水平如何,要看它培养出了多少有名的学生。名学生是学校最好的宣传名片。
古时候,各朝代都涌现出了不少名学生,有人还成为权倾一时的朝中重臣。
耍嘴皮子成大家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教育环境空前开放,学生想谋前程,有一个法子——耍嘴皮子。你肚子里有多少货,全靠三寸不烂之舌,只要能说出水平,就有国家请你出谋划策,没准儿还能封你个官做。
洛阳人苏秦就是个典型。他出生于农家,曾跟着奇人鬼谷子学习,之后四处游说,却不得志。
苏秦备受打击,回家后整天待在屋里看书。眼瞅着家里没柴没米,丈夫还不争气,苏秦的媳妇在一旁冷嘲热讽。一年后,苏秦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再次背上行囊,游说各国君王去了。
此次,苏秦大获全胜!他成功使六国成为合纵联盟,还被各国君王推举为联盟长,担任六国的国相。
看着丈夫佩戴六国相印骑马凯旋,苏秦的媳妇连忙跪地,连头都不敢抬。
太学学生能耐大
东汉时期最看重学生的学历,只要是在洛阳太学读过书的学生,牛人可以为卿相,差的也能混个小吏当当。学生进了太学,等于半个官,正式生不仅能免徭役赋税,还有俸禄可拿。
太学招生异常严苛,每年只有50个正式生名额,由礼部官员选送,年龄在18岁以上,还得仪表堂堂。
如果你有特殊才能,也可成为地方选送的特殊生。据了解,特殊生在太学学生中所占比例非常大。
太学的名学生不少,他们的言论甚至可以左右朝政。当时有一个才子名叫郭泰,身高八尺,十分有个性。他在洛阳游学时,被“星探”李膺相中,拉进太学深造。
郭泰博览群书,擅长说辞,被太学三万学生推选为学生领袖,公卿以下的官员都畏他三分。郭泰见宦官专政,心生不满,领导学生起义,公然与宦官唱对台戏。
汉章帝执政时期,一个叫孔僖的学生读书读到兴头上,大肆议论起汉武帝,结果被同学以诽谤先帝罪告发了。大臣见孔僖说得有道理,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封他做了官。
出将入相“双好生”
隋炀帝开创科举制,真正有才的人都能在科举考试中一展才华,作为智囊被招揽到皇帝身边,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洛阳人张说(yuè)是唐朝开元时期的一位贤相。他算得上少年天才,公元689年,武则天在洛阳选拔特殊人才,张说在考试中打败万名考生,拔得头筹。
武则天非常欣赏张说的文笔,让他在大型诗歌选集《三教珠英》“编辑部”里当编辑。虽然张说写的《幽州夜饮》曾入选《千家诗》,但写诗不是他的长项,他最擅长写碑文一类的文章,当时的文人纷纷效仿张说的文风。
唐朝的名学生往往是文武兼备的全才,张说也不例外。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张说担任天兵军节度大使,率兵平叛河曲地区的六州胡人叛乱,得到唐玄宗的盛赞。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