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凭子而贵 杀子败亡—胡太后的疯狂一生(下)
凭子而贵 杀子败亡—胡太后的疯狂一生(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6 17:17:4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1 少女习武艺高强

  早在少女时代,作为将门之女的胡太后就有着非同寻常的际遇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

  十来岁,她练就了一身武功,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有一次几个小伙伴到其父的练兵场玩耍,正赶上官兵练习打靶,很多士兵包括军官都未命中靶心,这可急坏了心高气傲的小胡姑娘。她急匆匆地跑上前去,夺过军官手中的弓箭,右手如抱婴,左手如托山,嗖的一下,那支箭不偏不倚正中靶心。众官兵那个惊叹啊,掌声震耳欲 聋。

  此姝武艺高强,射箭好,当上北魏太后以后,曾多次举行射击表演巡回赛。而且由于她爱登山,在嵩山祭神时,她就顺便让北魏后宫的女人参加攀岩比赛,自己还得了冠军。

  胡太后为何如此厉害?据说,她出生时天现异象!

  胡太后大约生于公元484年,卒于公元528年,安定泾原人(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境内)。她出生时红光笼罩她家的宅院,三日未息。小胡父母请来当时善观天象 的赵胡卜了一卦。赵先生一算,惊得手中的卦板掉到地上了,喃喃自语:“贵不可言,贵不可言,贵不可言!”小胡父母赶紧问其所以然,他说:“这个孩子以后要 当国母,还生了皇帝。这件事,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2 母凭子贵成太后

  为什么不敢让人知道这件事呢?

  由于两汉两晋的外戚把宫廷搞得鸡飞狗跳,所以北魏开国君主拓跋珪定下规矩:立太子杀生母。所以,当时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嫔妃们都不愿生孩子,甚至一些富家女都不愿进宫。

  但小胡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凭借文武双全的名气,以及为皇帝讲经的姑妈的大力引荐,顺利进宫且很快被封为充华妇,胡充华的名号就由此而来。

  当元恪因六宫粉黛无人愿意为他生儿子正垂头丧气时,小胡的胆识与豪气令皇帝对她珍爱有加。

  她批评那些嫔妃:“你们怎能那么自私,只顾个人生死而不顾国家前途!天子哪能没有儿子!”很快,她真的怀孕了,而且她真生下了儿子元诩。也许是她舍身生子 的勇气和胆识感动了元恪,让他将“子贵母死”的制度忘在了脑后。五年后,太子元诩当上了皇帝,胡氏幸运地逃过元恪皇后高皇后的追杀,反而把高皇后逼到洛阳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顺理成章地当上皇太后。

  3 穷奢极欲太任性

  天纵奇才让胡太后纵横捭阖,也让她的欲望不可遏止地膨胀。她生活上的穷奢极欲,使全国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泛滥:高阳王元雍,富可敌国,养了僮仆6000人,乐伎500人,一顿饭就要吃掉几万钱;河间王元琛家中金银珠宝成山,连马槽都要以纯银打制。

  胡太后还大肆营造庙观,下令各个州兴建五级浮屠,洛阳城内,诸王、贵人、宦官、公主等各建寺庙,相互斗比。

  北朝除造寺院外,还四处开山凿窟。现在名扬天下的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都是从北魏年间开始建造的。但这些在胡太后看来都不是事儿,她最奢侈的举动是兴建永宁寺。

  永宁寺塔建于北魏皇宫之南,有九层浮屠,高九十丈,再加高十丈宝刹,加起来有一千尺。站在塔顶,整个洛阳一览无余。除外观壮美外,塔的内饰也极为精美,镶金漆朱,每层浮屠都挂上金铎,而金铎竟有石瓮大小,共一百二十枚。《洛阳伽蓝记》载:“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可见该寺当时的盛貌,可惜永宁寺后来毁于大火。

  此外,胡太后还广设斋会,经常给佛寺施舍财物,动以万计。而当时佛寺被免除徭役、兵役,于是和尚成为很有前途的职业。北魏王朝有僧尼两百余万,占北魏编户人口的十五分之一,寺庙有三万余所。劳动力流失,土地荒芜,破坏了北魏的经济基础——均田制。

  4 跋扈一生终败落

  胡太后欲望不断膨胀的最后结果是,她对自己亲生儿子起了杀心!因儿子元诩指责她行为不检,胡太后狠心把儿子毒死,并强行立元诩新生一个月的孩子为帝;几天后,又宣称刚立的皇帝是女孩,废掉,又立了一个三岁的小孩儿做皇帝。两个月后,北魏叛将尔朱荣率领叛军攻破都城洛阳,俘获了胡太后和小皇帝,将他们装进笼 子扔到了洛河里。也有资料说是扔到了黄河里,不管是洛河还是黄河,结局都是一样的。

  胡太后一死,北魏王朝四分五裂,割据之战迭起。之后,胡太后的妹妹把她的遗体收葬于双灵寺。到了魏孝武帝时,又以太后之礼再葬,追加谥号为“灵”。

  有历史学家认为,胡太后临朝称制,宣告了北魏“子贵去母”血腥制度的终结,并依靠汉化的宗室贵族,实行新的选举方法,稳定了当时北魏的政局;但她后期私欲 极度膨胀,信任佞臣,甚至杀害自己的儿子孝明帝,引发了北魏末年政治的一大变局,即尔朱荣占领洛阳和“河阴之变”,直接加速了北魏的灭亡,但将北魏的灭亡 完全归罪于她,也是不客观的。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就指出:“魏之败坏,乃其政权始终在亲贵及代北旧人手中所致……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作者:李少咏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称水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