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智者善言
智者善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2/31 16:10:06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汉章帝刘炟(dá)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三月,章帝巡幸泰山途中,到曲阜孔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祭祀毕,章帝谓孔子十九世孙孔僖曰:“今日之会,于孔氏家族有荣耀乎?”孔僖对曰:“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无不尊师重教。如今陛下以天子身份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朝。至于荣耀,我们可不敢当!”章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拜孔僖为郎中(朝官名)。

  《资治通鉴》记载的这个孔僖是很会说话的。孔子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高于帝王,孔僖如果说章帝祭祀孔子是孔门光荣,就贬低了孔子;但又决不可漠视章帝亲临府邸祭祀孔子的重要意义。孔僖说“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朝”,既肯定孔子的社会地位,又赞颂章帝尊师重教的美德,一语双关,兼而顾之,实在是精妙之至。

  说话是一门精湛艺术,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说话得体,能使人心情愉悦,心想事成;反之则会伤人在前,败事在后。孔子周游列国,马跑了,吃了农家庄稼,种田人把马牵走了。子贡去找种田人请求把马牵回,种田人不答应,他只好空手而归。有个新弟子说:“让我去试试。”他去对种田人说:“您耕种的土地从东海一直到西海,粮食多得吃不完,我们的马怎能不吃您的庄稼呢?”种田人听了高兴地说:“你说的话竟然这样好听,哪像刚才那个人!”立即把马还给了他。这个新弟子给了种田人美好祝福,种田人怨气消除了,感情拉近了,效果自然就好了。

  尘世之人,都要通过说话申明自己的意愿,这种意愿不外乎表达某种诉求、评价某种是非、协调某种关系三个方面。善于说话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人,能够在被动状态或弱势情况下运用语言艺术维护自己,甚至反制对方,是善于说话的最高技巧。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劫持刘邦父亲刘太公为人质,押至阵前威胁刘邦:“你不投降,我就烹太公!”刘邦回答:“我与你曾约为兄弟,我父即你父;你要烹你父,请分我一杯羹(肉汤)!”这番话似乎无赖,其实饱含智慧:刘邦与项羽既然是结义兄弟,那么刘太公就是项羽的义父;项羽如果烹杀刘太公,就不是一般的杀人,而是弑(shì,臣杀君、子杀父谓弑)父恶行,就要在全天下人面前输理落骂名。项羽当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刘太公最终安然无恙。

  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正月初一朝会,骄横跋扈的大将军梁翼佩剑入宫,无君臣之礼,尚书张陵厉声斥责,命令羽林卫士夺剑,接着弹劾梁冀目无君上,桓帝罚梁翼一年俸禄赎罪。河南尹梁不疑是梁翼之弟,曾荐举张陵为官,看到张陵如今在朝堂之上羞辱哥哥,就讥讽张陵忘恩负义:“我过去荐举你做官,今天正好来惩罚我们梁家,真是自作自受!”张陵回答:“您当初荐举我做官是私恩,我今天伸张朝廷法度是公义,我以公义报答私恩,不正是您荐举我做官所期望的吗?”张陵这番话柔中有刚,申明自己弹劾梁冀不是忘恩负义。梁不疑面有愧色,无言而退。

  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正月,丞相李绛厌恶京兆尹元义方为人,将其贬为鄜坊(今陕西延安)观察使。元义方向宪宗告状:“李绛把他的同年许季同任命为京兆少尹,将我斥逐到鄜坊,欺蒙陛下视听。”宪宗说:“我问问他。”第二天,宪宗以此事责问李绛:“人们对于自己的同年有私情吗?”李绛说:“所谓同年,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偶然同时科考登第,有些人是在复试以后才认识的,有什么私情?陛下不嫌我愚昧,任为宰相,倘若有人果真有才能,即使兄弟子侄也要任用,何况同年呢!因躲避嫌疑而放弃人才,不是舍身为公的态度!”宪宗赞扬道:“讲得好啊!”催促元义方速往鄜坊就任,不得无理取闹。李绛一番话把选人用人的道理剖析得透彻明白,宪宗当然叹服了。

  善于说话,首先要心正。心正则理明,理明则气足,气足则言顺。

(作者:智者善言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白寨遗址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