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投柜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实行,即在县衙的院落里摆上几只特制的木柜,柜门用封条封上,顶部开一个小孔,柜旁放有长桌,长桌上放着天平,由书吏、库子负责收银。纳税花户持银子和串票到衙门后,向书吏出示串票,书吏找到存底的同一串票联对照无误后,办理征纳手续。
自封投柜减少了纳税环节,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征税,使衙役失去了从中插手谋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也推进了廉政建设,所以在清代广为推行。
陆师在仪征最大的政绩是修县志22卷,内容皆为亲自批纂,被称为“陆志”。从已经采写的30多位洛阳诸县县令来看,凡是有作为的县令,基本上都有纂修县志的经历。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编纂县志是流芳百世的好方法。如果陆师没有调离新安县,他有可能为新安县留下一部县志,不过这只是假设。
3 作诗心系百姓
除身为名宦之外,陆师在当时还是一个时文名家,即知名作家(诗人)。陆师曾在湖中大宴宾客,宴席结束,他乘兴赋诗作文,一口气写了7篇(首),“同僚惊以为神”。
陆师还是一个喜欢以文会友的人,他喜欢读书,与方苞(桐城派创始人)、储在文(著名学者、诗文家)、何焯(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之一)、张伯行(理学家)等友善。
《清诗别裁集》收录陆师诗歌多首,评价陆师的诗歌“情取其真,不务绮丽,义归于正,可以见品格之尊矣”。
这里摘录其在新安任上所作《杂感》,可见其内心所感和对新安百姓的牵挂——
朝听衙鼓挝(zhuā,敲打),暮听枥马嘶。夜长不成寐,忧来无端倪。老亲迟暮景,荒庭守蒿藜。雪髯添几茎,麦饭进几匙。白云天东南,可望不可跻。入夏苦霪雨,两河岁少登。吾邦冈阜多,颇以丰稔称。皇天怜瘠土,长官曾何能。哀彼中泽鸿,嘹呖号寒冰。子母各翻飞,何乡可依凭。
与在新安县“入夏苦霪雨”不同,在仪征任上,陆师遭遇了苦旱。为了求雨,他提笔写下《祷雨自劾》一诗——
祝融(火神)乘权号令酷,赤日黄埃助炎熇(hè,烘烤)。稚禾枯焦似束薪,涧溪涸竭行成陆。哀哉斯民瓶罍(léi,盛水的容器)空,妇叹儿号盈白屋。已走群望荐牲璧,未见天公鞭蛰伏。天降灾祲(jìn)非偶然,毋乃感召由司牧(官吏,陆师自称)。一官衣食寄闾阎,何忍鞭棰等犬犊。本心未丧戒摧戕,于民无恩仅无毒……
在《杂感》诗中,陆师将新安县的丰稔归功于“皇天怜瘠土”,认为不是自己的功劳。在《祷雨自劾》诗中,陆师更是将仪征大旱的原因归于己身,认为是自己身无寸长,应该被上级免职,以求降雨。他表明态度,如果能够天降甘霖,使百姓没有饥饿之忧,他情愿挂冠而去,到弁山脚下做个隐士。
由此可见,即使写诗作文,陆师心里念念不忘的也是百姓的安危。这样的知县是好官,这样的知县应该被后人永远铭记。
(“洛阳诸县县令”系列终篇。)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