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河洛典故】不亲败德
【河洛典故】不亲败德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1/11 11:18:5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有人交朋友,看到有身份的人就想套近乎,曹魏重臣傅嘏(gǔ)则不然,他洞察力强,交朋友重人品,有“不亲败德”的原则。

曹魏时期,何晏、邓飏、夏侯玄三人都想结交傅嘏,但傅嘏始终不答应。这三个人在当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尤其何晏和夏侯玄,可谓魏晋玄学的领袖人物。傅嘏不领情,他们很不理解,于是就找荀粲替他们说合。

荀粲对傅嘏说:“夏侯玄是当代优秀的人才,虚心与你结交,你却不和他交往。如果你们成了朋友,那就是一桩美事,如果你坚持不和他交往,你们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你们两个人和睦相处,乃国家的福气呀!”

傅嘏说:“夏侯玄志向远大,却心胸狭窄,这种人爱慕虚荣,是那种能说会道、颠覆国家的人。何晏、邓飏虽有才干,但为人浮躁,贪求名利,嫉贤妒能。在我看来,这三个所谓贤明的人,都是道德败坏的人,远离他们还犹恐惹祸,更何况和他们亲近呢?”

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识鉴》“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远之犹恐罹祸,况可亲之邪”,用来指不去亲近没有道德的人。后来,何晏、邓飏、夏侯玄三人都没有获得好结局。

 

 

(作者:寇玺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