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雅士桑大钧
雅士桑大钧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9/23 8:42:5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桑大钧,男,1952年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开封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理事、宣和印社副社长、开封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开封市政协委员、鼓楼区政协常委、民革文化支部主委。 
        其书画作品被多家艺术馆收藏,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 
        开封文化圈中的朋友每每提起桑大钧先生时,“雅士”这个词语,总会从我的脑子里跳出来。 
        我觉得,所谓雅士,可理解为富有才情、深谙传统文化、品格高尚之人。而在当今,雅士并不多见,因为“修炼”成雅士太难。其成长,除先天禀赋之外,要有文化气息浓郁的环境对其熏陶,离不开其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广博约取、兼收并蓄。当然,还要有品行高雅的饱学之士对其栽培。 
        桑大钧先生具备这些。 
        他家学渊源颇深,生长于诗书传家的名门,天资高迈,自幼受到其父——当今书坛尊宿桑凡先生影响,并且通过父亲,接触并受教于当时的文化名流。当时,经常与桑凡先生谈艺论道的,有武慕姚、郝世襄、李白凤等文人雅士,尤其桑家与李先生在豆芽街是邻居,过从甚密。这些先生的学识修养、言行举止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痴爱,都给桑大钧留下深刻印象,让他受益匪浅。 
        稍长,桑大钧书法受教于武慕姚、郝世襄、李白凤、庞白虹等先生,国画受教于张乐天、贺志伊、马基光、蔡德全、张光斗等先生。桑大钧对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他喜欢书法这个黑白空间,喜欢刀笔和金石的雅韵,喜欢用线条和色彩勾勒出的缤纷景象,喜欢悦耳的丝竹声,而对那发出悦耳乐声的民族弦乐器更是充满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学传承与传统文化的滋养,加上这些先生的耳提面命和谆谆教导,使桑大钧身上充满了一股儒雅之气。 
        桑大钧为人为艺追求本真,他一直蹈循古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的禀性,继承了父亲桑凡先生的儒雅和洒脱,又多了些随和、幽默。而对艺术,随情随性的同时,他和父亲一样痴心不改! 
        桑大钧于书法,五体皆能,更擅隶、篆。于隶书,他受武慕姚先生指点最多。武慕姚先生通国学,精于书法,诸体兼擅,尤精于隶书。在武先生指导下,桑大钧遍临《琅琊刻石》、《泰山刻石》、《曹全碑》、《石门颂》、《张迁碑》等,多年的磨砺和浸淫,使他于隶书得以融会贯通。他的隶书作品,既有汉碑的凝重古朴,又有汉简的空灵和洒脱。他偶尔亦以楷书笔法入隶,使作品更显得方正、遒劲、厚重。他的篆书取法高古,在父亲指导下,从秦篆入手,宗法李斯、邓石如、赵之谦,加上精于国学和书法、篆刻的李白凤先生和庞白虹先生指点,翰墨金石双修,逐渐形成了自家面貌。 
        养成清雅易,学到古拙难。观桑大钧的书法创作,觉得他一直在追求一个境界,那就是:古雅。要达到古雅这个境界,必须不断靠近古人,必须对传统有深刻理解,同时要远离时风,勿求张狂。桑大钧的不少作品,有古雅气象,这些作品或凝重、或率意,不耍技法,不求华丽,但得质朴无华、浑融自然的朴实之美,个人性情也得以充分展露。 
        国画方面,桑大钧喜山水、花鸟,他师从当时我市的多位名家:张乐天、贺志伊、马基光、蔡德全、张光斗、王企玟等。桑大钧结合老师们的画法,关注他们的笔墨造型。另外一点,桑大钧特别注重和强调抒写性情,这也是他的性情所致。他天生爱“玩”,性情温雅,循规蹈矩,因此他喜欢画些小品、清玩,让作品体现自己的性情。桑大钧画的是笃守传统的国画,在他的眼中,对传统的继承要比他个人的创新重要得多,对传统的继承和挖掘。对于桑大钧来说,已经成了一种陶冶性情、感悟生活的手段。他以传统笔法造型,画秋山红叶小品画,他以泥金纸画青绿山水,他画“暗香微度”的小折扇……画中充溢着雅致的文人气息。 
        桑大钧先生是铁杆京剧票友,致力于京胡、三弦、月琴、二胡、阮等各种古典乐器。不仅拉得好,他还亲自动手制作维修,他制作的二胡和京胡,在专业人士眼中手艺十分精良。 
        雅士桑大钧先生多才多艺,他在古城传承下来的多种艺术门类间游弋,传承着古都众多“雅玩”的乐趣,在“玩”中开阔胸怀眼界,也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
(作者:张德卿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雪景寒林图》
下一篇: 品味墨香生活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