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9/2 10:40:4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不少人可能不知道张载,但不可能不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这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也有人称其为“四为句”。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时任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用“四为句”寄语北大学子,使得这句名言通过媒体传播后更加深入人心。

        张载(公元1020年~公元1077年),字子厚,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与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并称北宋“五子”。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他提出“大虚即气”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后被编入《张子全书》。

        张载的父亲张迪,于宋真宗初年携妻陆氏上任于陕西长安。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张载出生。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张迪任涪州(今四川涪陵)知州。张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家议归葬开封。15岁的张载、5岁的胞弟张戬与母亲护送父柩越巴山、奔汉中、出斜谷,行至陕西眉县横渠时,因路资不足加之前方发生战乱,无力返回故里开封,遂将张迪葬于横渠南大振谷迷狐岭上,全家也定居于此。以后张载生活于此,并在横渠崇寿院就读。“横渠先生”的名号即来自于此。

        张载少年时就对兵法有浓厚的兴趣。当时,北宋西部边境经常受到西夏侵扰。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入侵,宋军抗击失利。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十月,宋朝与西夏议和,“赏赐”给西夏绢、茶、银等大量财物。战争烽火对当时的张载来说是极大的刺激,他向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上书,请求对西夏用兵,并准备联络一些人攻取被西夏占领的洮西之地,为国家立功。张载的想法得到了范仲淹的赞扬。范仲淹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因此拒绝了他的提议,并劝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意思是说,张载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需要研究军事。范仲淹勉励他阅读《中庸》,潜心研究儒学。张载听取了范仲淹的意见。

        读完《中庸》后,张载觉得并不满足,一种强烈的求知心逐渐生起。他扑向佛、道之学,遍览群书,刻苦钻研了几年,可又觉得佛、道学说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才回头再读六经。这样的阅读过程、求道经历,让张载在心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儒学体系。宋仁宗嘉公式初年,他在开封讲学,与程颢、程颐两兄弟相遇。三人讨论时,他抛出的话是“吾道自足,何事旁求”。那个时候,张载也快到“不惑”的年纪了。

        宋仁宗嘉公式二年(公元1057年),38岁的张载赴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同登进士。张载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在云岩做县令时,张载办事极为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常设酒食款待,询问疾苦,颁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有规定和告示时,张载每次都召集乡老,并反复叮咛到会的人转告乡民。因此,他发出的教告,即使不识字的人和儿童都知道。

        在渭州时,张载与环庆路经略使蔡挺的关系很好,蔡挺尊重和信任他,军府大小之事都向他咨询。他曾说服蔡挺在大灾之年取军资数万救济灾民,并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合训练作战,还提出罢除戍兵(中央军)换防、招募当地人取代等建议。此时,他还撰写了《经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和《经略司边事划一》等,展现了他的军事政治才能。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恳切地向神宗推荐张载,称赞其“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张载面见神宗时,对有关治国为政的问题“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命他到二府(中书省枢密院)任职。张载认为自己刚调入京都,对王安石变法了解甚少,请求等一段时间再作计议。最后,他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

        王安石当时正在开展新政,想得到张载的支持。有一天,他对张载说:“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胜任,想请你帮忙,你愿意吗?”张载回答:“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与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张载先赞同政治家应大有作为,后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此举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其后,张载拟辞去崇文院校书职务,却未获批准。不久,他被派往浙东明州(今浙江宁波)审理苗振贪污案,办理完毕后回朝。此时,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并与其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于是,张载主动辞官回横渠。
(作者:张东伟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