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他在失落的精神世界中闪光
他在失落的精神世界中闪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31 9:17:0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没有阮籍的魏晋,索然无味。
         谈阮籍离不开酒,谈酒绕不开阮籍。阮籍喝酒很厉 害,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浸泡在酒里,他的诗文、他的叹 息、他的眼泪都飘溢着酒的气息。离开酒,我们就无法领悟阮籍古怪的思维、分裂的 人格、矛盾的心迹,无法理解 他的痛快与痛苦、胆大与胆怯、自傲与自毁。不走进一千七百年前那个酿造黑暗的古老酒坊和充满恐怖的阴冷酒窖,我们就无法品尝阮籍那一坛坛积 满历史尘埃的陈年老酒的血腥与苦涩。
         魏晋乱世,阮籍不愿被卷入漩涡,成为野心家、阴谋家互相倾轧、改朝换代的牺牲品,于是他选择了出世,选择了老庄为其 外衣,选择了借酒逃逸暗无天日的现实。酒在阮籍那里被诠释为 人生的丰富和崭新境界。阮籍便在酒的佯疯假癫中,悄悄洗濯苦难人生的悲辛,悄悄写下“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等千古流 芳的诗句,并由此将自己的清洁精神和脱俗文字超拔于世俗人 间。
         阮籍的人生是痛苦的。他的佯狂放诞,是一个对生活失去意义的人,对生命和世界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的痛苦表现。当年正在下棋的阮籍听说母亲过世时并未动,待棋下完后,就号啕大哭, 有如狼嚎,痛彻心底。在母亲出殡的那天他却没有哭,只是在母 亲的灵柩前大口大口地吃肉.当嵇康的哥哥嵇喜前来吊唁,阮籍翻着白眼.当嵇康提着酒坛挟着琴来时,阮籍高兴地接待他。
         我们用心叩问灵魂时才体悟到,阮籍的痛苦是骨子里的痛苦,而且在不断加深。这痛苦与颓废铸就了他人生的深刻。
         对于历代中国人来说,垂涎官场,躲避官场,整治官场,对 抗官场,这些都能理解,而阮籍给予官场的却是一种游戏般的洒脱,这就让人感到意外和陌生。
         曹爽让他做官,他说身体不好隐居乡间,一年后曹爽倒台, 牵连很多名士,他安然无恙.当时胜利者是司马昭,于是司马昭想和阮籍联姻,借婚姻笼络阮籍,与士人搞政治联盟。阮有一女, 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阮对此左 右为难。若答应,有损自己的声誉,还落得个攀附权贵的坏名声.若不答应,得罪了司 马昭,会有生命之忧。于是天天沉醉于酒中, 等提亲的人来,已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 了。这样一连六十多天,他都宿酒未醒。司马昭奈何不得,联姻之事,只得作罢。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阮籍说曾经去过 山东的东平玩过,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司马昭就让阮籍去山东的东平做官。阮籍没 办法,骑着驴就去了,到了东平后,查看了 官衙的办公方式,东张西望了不多久便下 令,把府合衙门重重叠叠的墙壁拆掉,让原 来关在各自屋子里单独办公的官员们一下子 置于互相可以监视、内外可以沟通的敞亮环境中,办公内容和效率立即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一招,即便用一千多年后今天的行政 管理学来看也可以说是创新,国际间许多现 代化企业的办公场所费尽周折都在追求着一种高透明度的集体气 氛,但阮籍只是坐在驴背上就想到了。除此之外,他还大刀阔斧 地精简了法律,让一帮人心服口服,完全照办。然后骑着驴回洛 阳去了,算起来一共在东平呆了10天。
         后来李白对阮籍做官的这种潇洒劲头钦佩万分。只花十来天 就把一个政通人和的东平留在身后,一般人看来都是好本事,但对于阮籍来说只是玩了一把而已.而旦还玩得如此漂亮,让当时 那些毫无作为的官僚们立刻显得狼狈万分。
         有了这一次经历之后,老百姓希望他用这种简捷高效的方式 整治其他行政机构,于是阮籍就提出来要担任军职,并明确要求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人们都以为阮籍还会用他的老方法来施 展,结果大失所望,原来阮籍到这个地方来担任步兵校尉是因为 这个兵营里面的厨师特别擅长酿酒,而且阮籍还打听到该兵营的酒库里面还有三百斛酒。到任后,除了喝酒,一件事情也没管过, 在中国古代,官员贪杯的多得很,贪杯误事的也多得很,但像阮 籍这样堂而皇之纯粹为了仓库里面的酒来做官的,实在绝无仅 有。
         阮籍清高傲世,任性不羁。这就是他对官场的态度。对礼教阮籍是轻慢的。
         古代礼教对于男女间的接触防范极严,叔嫂之间是不可以说话的,朋友的女眷也不能见面,邻里的女子不能直视。如此规矩种种,阮籍却以装疯卖傻来公开蔑视。有一次,阮籍的嫂子回娘家,按照礼教,男女有别,叔嫂不能互致问候,他是不应去送行的。可他不拘礼法,不仅去见了嫂子,还为嫂子饯行。有人就讥笑他这种反礼教的行为。阮籍反驳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这样的 人设立的吗?”
         阮籍还做出了令囿于礼教的人不可思议的事来。
         一位邻家女孩,极有才华又非常美丽,不幸还没出嫁就死了, 阮籍根本不认识这家人,也不认识这个女孩,听到消息后却莽撞赶去吊唁,在灵堂上大哭一场,把满心的哀悼倾诉完了才走。或许可以说阮籍是真实的,不假装,毫无表演的意识,那眼泪不是 为了亲情,不是为了冤案,只是献给一个美好的生命。看起来很 荒唐,但高贵也在于此。没有任何理由,只是为了美丽,为了青 春,为了生命,哭得那么淋漓尽致。
         礼教中有一个要项是“孝”。孝的名目和方式可以说是叠床架屋。父母去世时的繁复礼仪,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欢, 更有甚者三年守墓,可以说当时的这个孝字是把一分的真诚扩充 成了十分的伪饰,让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长久受罪。而就在这 时候,阮籍的母亲去世了。当时阮籍正在下围棋,死讯传来,下 围棋的对手要停止,阮籍却没歇手,下完棋,他才在别人惊恐万状的目光中要过酒杯,饮酒两斗,然后才放声大哭,口吐鲜血。 几天后母亲下葬,他又开始吃肉喝酒,然后才跟母亲遗体告别, 此时他早已经因悲伤过度而急剧消瘦,见了母亲遗体放声大哭, 又吐血几次。
         在守丧期间,有一个朋友去吊唁,在阮籍母亲灵堂前哭拜, 而阮籍却披散着头发坐着,没有站立哭拜,只是两眼发直,表情木然。朋友吊唁出去后,有人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跟着哭拜,我看阮籍动都不动,您为什么哭拜?其实,说这个话大半是小人挑拨离间,就不管了,但是客人的回答却让 人欣赏,他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当然要遵循礼法。”
         千古一理,许多叛逆者往往比卫道者更忠于层层外部规范背后的内核。阮籍冲破“孝”的礼法来真正行孝.与他的官场态度 及作为其实都一样,或许这可以说是做人,只为活得真实和自在。 公元263年,也就是阮籍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司马昭封晋公、 加九锡,又假惺惺地谦让,阮籍被指定撰写“劝进书升”。这是一个阴谋,它想昭告天下,司马昭深得人心,连阮籍现在都很拥戴他。 阮籍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上睡着了,他想借酒推脱,但却不得 成。在司马昭来人的催逼下,阮籍无奈乘醉挥毫。《晋书》说这篇 文章“辞甚清壮,为时所重”。阮籍又愧又悔,数月之后在自责和 忧郁中死去。士人的悲哀莫过于此,历史的悲哀莫过于此。
         阮籍看似痴傻的怪异之举和他出身音乐世家的艺术气质有 关。阮籍之父阮踽文采飞扬,天下闻名。曹操很是爱才,雅闻阮踽美名,想召见他。阮踽却逃进山里不肯露面。曹操几次派人去请,他就是不见,气得曹操派人放火烧山, 才把阮踽抓到送至长安。这天,正逢曹操在长安大宴宾客,因为对阮踽倨傲不见记忆犹新,想治他的傲气,就让他和侍宴的歌舞乐人坐在一起。这阮踽不仅文坛有美名,而且颇得古琴要旨,精通乐律,曾师从大音乐家蔡邕学琴,弹得一手好琴。他看出曹操的用意,随手从琴师手中接过琴,调好琴弦,抚弦鼓舞,阮踽琴弹得如行云流水,妙似天音.歌唱得似黄莺啼唱,悦耳动听。满 座宾客听罢惊叹唏嘘,拍案叫好,曹操尤其欣赏歌中所唱的“士 为知己死”辞义,他大为高兴,便请阮踽上座。
         阮踽的音乐修养影响到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成,曾孙阮瞻。 阮氏家族多好音乐,尤以善琴著称,世人称为以琴艺传世的古琴家族。阮籍善啸能琴,在“竹林七贤”中,他与嵇康为鼓琴的佼佼者,阮籍当时以啸出名。《陈留风俗传》中说,阮籍的啸声能与 “琴声相谐”,是说他的啸声极富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达到“动唇有曲”、“因歇随吟”的音乐艺术境地,阮籍当是古代技艺超群的口哨演奏家。
         一次,阮籍游至太行山脉的苏门山中,遇见善啸的逸士孙登, 只见他银须飘拂,披头散发,闭目盘腿,双手垂膝,端坐在山崖 旁边的巨石上。孙登生活在魏晋易代的动乱年代,为保全性命而弃世遁入山林,住土窟,穿编草,披着一头长发,常抚一把古琴, 不言不语,无喜无怒。阮籍向他请教栖神导气之术,任凭你千言 万语,磨破嘴皮,他依然是肃穆静坐,一声不哼,就是不说一字。 阮籍百般无奈,只好辞别孙登,长啸下山。走到半山腰,山巅忽然响起一声长啸,有如凤凰呜叫,清亮悦耳,响彻山谷,经久不 绝。阮籍循声仰望巅峰,只见孙登屹立峰峦之上,飘然超逸如神 仙下凡。精通音律的阮籍从孙登那长啸声中,领悟到孙登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胸襟,顿有所感。百思得解,回来展纸挥毫,写 下了《大人先生传》,取司马相如《大人赋》之意,塑造了超世独往的大人先生形象,借大人先生之口来抒发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种 种愤慨,既阐述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意旨,又对世俗社会中虚伪陈腐的礼法名教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北宋皇帝与谏官
下一篇: 精明的丁谓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