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开锣祭台请老郎神
开锣祭台请老郎神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25 10:53:01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数:

 据《十八里河村志》记载:“戏楼坐东朝西,挑角、飞椽、起脊,前有四根大理石柱支撑……有半人高花墙,带卷棚。”由此对十八里河村的戏曲文化可见一斑。此外,近期还听老人提到了“开锣祭台请老郎神”的俗规。

 锣在古代常用于庆典和战争又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与杆秤“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相仿,因锣要与木棰、鼓配合使用,其音响低沉、洪亮而强烈,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效果,故有“一锤定音”“当面鼓对面锣”等说法。在许多方言中,“老”有“小”的意思,例如小姑、小儿子常被叫作老姑、老儿子。因李隆基是唐睿宗的小儿子故称“老郎”。玄宗在梨园给演员们排练时常说:“好好练,别给三郎丢脸!”后来梨园行就请出一位皇帝来装潢门面,尊唐玄宗为“梨园神”俗称“老郎神”。

 “三五人千军万马,六七步越岭翻山。”此为旧时郑州南郊十八里河村戏楼上的楹联。尽管每年有三个古庙会且日期相邻较近(尤指农历六月廿三和七月廿二),庙会前一日也必然会在戏楼前张贴好对联。此后就是“开锣祭台请老郎神”仪式了。

 取“好事成双”的吉祥寓意,先由两个小孩头戴乌纱、身着蟒袍、足蹬皂靴、腰束玉带、手持“天官赐福”字样的幡旗,伴着鼓乐节奏在台上转上五圈,寓意五谷丰登。“天官”退场后,上场五名穿戴文武戏装的小演员,扮作五路财神,象征财源茂盛。因戏曲界有“丑角为尊”的传统,故由一丑角一手操刀,一手抓鸡(“鸡”与“吉”谐音)在台前将鸡杀掉,用鸡血祭台以求大吉大利,最后的“惊天锣”既是祭台仪式结束也是戏曲开始演出的信号。

 庙会凭戏曲而热闹,乡情因戏楼而厚重。有着“郑州小南关”美称的十八里河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邻村如今还流传有“十八里河过会比过年还热闹”“不置庄不买地,十八里河有钱唱大戏”的说法。

(作者:连 航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朱亥与朱仙镇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