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20 16:05:4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上大学之前,我没穿过皮鞋。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意识中,穿皮鞋与布鞋是截然不同的,就像乡下人戴草帽遮风挡雨而城里人却戴礼帽看似斯文一样,那个时代,皮鞋是身份的象征,没钱没地位一辈子很难穿上皮鞋。就像我,在一个古镇生活了18年,最远的脚步竟然没有迈出县城一样。上大学那一年,到开封是个秋天,我依旧穿着母亲手工做的布鞋,踏在了北宋宫城的门口。这一来,竟然是一生,就此扎根古城。
1995年的10月,金秋菊会,系里组织到龙亭公园秋游,满目好奇与美景中无限感慨。后来走到当时没有竣工的清明上河园,在虹桥,同学合影留念。为了给父母一张满意的照片,我借同学彭晓颖的一双皮鞋穿上,神气十足地找一辆小轿车作背景。晓颖有些柔弱,他十分喜欢林黛玉,绘画必画林黛玉,言谈不离《红楼梦》。那天,仅仅是几分钟,我肥大的脚丫就被他的皮鞋夹得有些疼,看来是鞋不合脚。不过照片出来效果还好,仿佛一位成功人士。几乎有很长一段时光,我都在皮鞋商场消费。渐渐远离布鞋,皮鞋有皮鞋的优点,阴天下雨什么的可以防潮,但是更多的是虚荣心所致,又没有更多的银子去买更好的鞋,只好凑合吧,至少冬夏有替换的皮鞋了,照相的时候也不用借别人的皮鞋装门面了。
在满目都是品牌鞋店的开封,却很少找到本土的牌子。我以为开封不盛产皮鞋,殊不知,一位老开封告诉我说,开封过去有家叫“老金记”的鞋店,十分知名。到底有多知名?我查阅地方文献得知,这家鞋店1926年就在鼓楼街开业,刚开业的时候叫“天津分此,老金记皮鞋店”,主要生产皮鞋,兼营布鞋。大约在1932年前后,专门生产皮鞋。特别是在1932年至1936年,当时的苏联直接与开封“老金记”联系,定做马靴,直到全面抗战开始才结束。由此可见,这皮鞋不但是民生物品,而且还是战略物资呢。
毕业多年后,同学如鸟兽散,相忘于江湖。又一年的荷花节,我带着怀孕的媳妇到铁塔游玩,竟然与多年未见的彭晓颖不期而遇,他在中国美院进修,暑假的时候到河南大学学习,还是没有间断专业,谈及大学时代的旧事有些激动。传说他因为心中只有林妹妹,而疏远了新婚的妻子。黛玉虽是书中人物却直接影响现实生活。谈起那年借他的鞋穿,谈起那些“卧谈会”的日子,我们都有些唏嘘感慨。已经无法回望走过的日子,华发早生,江湖依旧。只是,我们已经被岁月折磨得狼狈不堪,不断向生活和梦想妥协,哪管鞋子是不是合脚?穿上总比不穿强吧!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