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河洛】龙门山色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11 18:48:5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凿断层崖伊水流,巃嵸(lóng zōng)双阙壮金瓯。雨浮爽气清东阁,风送晴岚翠幌楼。载酒波心停去棹,扶节洞口豁吟眸。不徒环秀开图画,扼险能纾南顾忧。 ——邱起凤《龙门山色》从隋代开始,文人们就忙着点评洛阳的景点。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唐代的柳宗元初步确定了洛阳八大景,即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泉朝游、铜驼暮雨。
此后,历代诗人纷纷歌咏洛阳八大景,其中明代诗人邱起凤写有洛阳八大景诗歌。我也写过有关洛阳八大景的现代诗,读了邱起凤的古诗,再看自己的拙作,觉得饶有趣味。 邱起凤的《龙门山色》开头两句围绕诗题展开,第一句点出龙门石窟开凿的情形,龙门东西两山对峙,伊河中流,景象壮阔,使人胸襟顿开。第二句则写出龙门山色的清和翠。
邱起凤被龙门山色吸引,想乘船载酒到伊河中心停驻,就着迷人山色开怀畅饮。在赏景之余,邱起凤还对龙门的地势进行了深层次思考。且不说龙门山色美如画,单说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能解除洛阳的南顾之忧。
龙门石窟一带古称伊阙关,位于今龙门山和香山之间,是古时洛阳的南大门,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时是洛阳八关之一。今日伊阙关处,建有石拱桥一座,是龙门石窟重要的参观通道之一。 《龙门山色》与邱起凤的不同,主要从想象入手,突出龙门石窟的雕琢之美—— 我怀疑,龙门山是一座岛,从东海漂浮至此。 龙门山的诸佛,是海外仙人的雕琢。人工的造化惊人,龙门山的风景,近于仙境。香山寺的佛音,穿越大唐。 到龙门,不仅要叩拜,更要静心。 龙门山的一草一木,皆有佛性。烟雨朦胧,龙门山云雾缭绕。我担心这座岛会漂回大海。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