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莫愁私地爱王昌
莫愁私地爱王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11 18:46:5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来自西域的石莫愁,用自己的舞姿歌声征服了大唐东都的才子们,她也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她爱的人,就是有“诗鬼”之称的李贺。西域石国的舞女石莫愁,初来洛阳的时间,是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至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之间。因为,在此期间诗人刘复任东都御史。刘复的《春游曲》,写了他到莫愁坊品酒听歌的情形。
 而据清朝道光年间《白氏宗谱》之《香山白公年谱》,韩国学者金卿东《元稹白居易初识详考辩》等资料,白居易、元稹、刘禹锡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春,初识于洛阳。当年,白居易、刘禹锡29岁,元稹24岁。另一位诗人李贺,当时11岁。正是在这个时候,刘禹锡作《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诗中提到“花出莫愁坊”。莫愁坊开业的时间,应是此年左右。
 唐朝开元年间,规定女子出嫁年龄为13岁。而歌女在10岁左右登上舞台,是非常正常的。莫愁来到洛阳的时候,也应是10岁左右,她与李贺年龄相当。但是,李贺与莫愁的相识,是在若干年后。李贺,字长吉,唐宗室郑王之后裔,出生于福昌县(今宜阳县)之昌谷。据朱自清《李贺年谱》,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李贺年20岁,至洛阳拜见韩愈、皇甫湜,李贺作《高轩过》诗。此后,李贺常来洛阳。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李贺25岁,作《莫愁曲》《石城晓》等。李贺与莫愁的相识,正是在此期间。
 李贺《莫愁曲》载:“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李贺的诗,虽然晦涩,而这首诗的意思却很明确。他描写了初秋洛阳的一个傍晚,草长鸦噪,位于城角栽满石榴的莫愁坊,来了很多贵客,但莫愁并不在坊中,她与友人驾船夜游去了。莫愁归来,悄悄上了楼。此时,残月照楼中,那罗床边的瑶琴静静无声。秋风初凉,木槿花落,梧桐生秋。如若辜负莫愁意,以何名义别莫愁?这位与莫愁驾船夜游的友人,正是诗人李贺!
 在那晚的莲船上,在残月下,莫愁深情地向友人讲了自己的家乡石城。这位来自西域的异国女儿,向李贺深情表白。告别莫愁,李贺回到位于莫愁坊东隔壁的辛廖客栈。李贺每次来洛阳都住在这里,他的《自昌谷到洛后门》中,对这家客栈有描述:“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但是,在辛廖客栈,李贺夜不能寐,到天明,李贺将远游,到莫愁坊,与莫愁告别。李贺当场写下了《石城晓》:“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细露湿团红,寒香解夜醉。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上客留断缨,残蛾斗双绿。春帐依微蝉翼罗,横茵突金隐体花。帐前轻絮鹤毛起,欲说春心无所似。”
 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天已亮,月落河堤上。早起的鸦雀在城头鸣啼,晓露打湿红色花丛,清香消解了昨夜的醉意。春梦一场,牛郎织女又隔天河。今宵一刻,城河边柳丝又如烟。美人临别赠香囊,她留着昨夜残眉,懒得梳洗。轻薄的罗帐透明如蝉翼,锦茵上金线的花饰凸起。洁白的柳絮在帐前飞呀飞!欲说春心,又不知从哪说起!”
李贺胸怀大志,他听闻石城等中亚地区,已沦入大食(阿拉伯帝国)之手,那里的人民成为异族的奴隶,于是写下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著名诗句。
 但是,他怀才不遇,此次远游长安,又一次报国无门。李贺《出城》诗云:“雪下桂花稀,啼鸟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诚万里,无印始堪悲。乡乡忍相问,镜中双泪姿。”他秋天出游,冬天回昌谷,心中悲伤。“乡乡忍相问,镜中双泪姿”,这“乡乡”正是李贺的妻子,看到李贺如此狼狈,妻子难过得泪流满面。这位未留下姓氏的乡乡,是一贤良的才女,李贺的《咏怀》云:“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家有贤妻,自己一事无成,又想到与莫愁的私情,李贺感觉非常羞愧。于是,一出人间悲剧正式拉开了序幕。 
 李贺是一位青年才子,人长得很帅,他的《巴童答》等诗写了自己的长相,是瘦高体形,浓眉,高鼻,皮肤白皙,长指甲。当莫愁与李贺在洛阳相识时,李贺刚刚结过婚。莫愁对李贺一见钟情,疯狂爱上了李贺,李贺也不可能不动情。但回到昌谷,看到自己贤慧的妻子,李贺决定斩断与莫愁的情愫。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初春,26岁的李贺来到洛阳,仍住在辛廖客栈,写下了《龙夜吟》:“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这是莫愁坊传来的笛声,他想到莫愁正在思念家乡。实际上,莫愁正在哭,不是思念家乡,而是思念李贺。
 李贺见了莫愁,正式拒绝了莫愁,莫愁的伤心可想而知。元稹的诗《筝》写道:“莫愁私地爱王昌,夜夜筝声怨隔墙。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急挥舞破催飞燕,慢逐歌词弄小娘。死恨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莫愁爱的“王昌”正是李贺,因为李贺是郑王后裔,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王孙”是李贺自称。李贺居住在昌谷,时人又称其为李昌谷。“王昌”是“王孙李昌谷”的简称。
莫愁被拒绝后,夜夜对李贺隔墙弹筝示爱,但“火凤有凰求不得”,李贺已有妻,无法答应。于是,莫愁“死恨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作者:郑贞富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君子不辱人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