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4 9:23:1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九月,谯州刺史湛僧智围北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于广陵城(在今扬州),屡攻不下。司州刺史夏侯夔(kuí)率兵驰援湛僧智,十月兵至城下,元庆和举城投降。夏侯夔礼让湛僧智前往受降,以全其功,湛僧智亦礼让夏侯夔前往受降,说:“元庆和愿降,是你之功。再说你治军严明,前往受降必无侵暴,百姓安乐,这不是最合适了吗?”夏侯夔这才率兵登城,拔魏帜,树梁旗,获男女四万余口,未伤一人。司  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高度赞美湛僧智:“湛僧智可谓君子矣!忘其积时攻城之劳,以授一朝新至之将,功成不取,可谓君子矣!”
 孔子有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认为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而小人正好相反,专门败坏别人的好事,促成别人的坏事。孔子的这一思想对识别君子小人有重要指导意义。大凡君子,都胸怀道义,心存善良,希望别人事业有成,生活美满,甚至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但大凡小人,则都妒贤嫉能,心存邪恶,生怕别人出人头地,超过自己,于是总要使用卑鄙手段诬陷别人。司马光赞美湛僧智为君子,就是因为湛僧智虽身为主将,却让功于夏侯夔,成就了夏侯夔美名。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资治通鉴》对历史上“君子成人之美”的史实也多有记载。
 东汉章帝时,居巢侯刘般薨(hōng,指诸侯死亡)。按法律规定,长子刘恺应袭爵,但刘般遗言刘恺之弟刘宪袭爵,刘恺尊父遗言,让位刘宪,自己遁逃不出;有司(执法部门)认为刘恺拒不袭爵,刘宪无权袭爵,于是奏请取消刘恺封国。汉和帝继位,赞美刘恺礼让高义,刘恺依然不出,拖了多年,仍难确定爵位归属,有司再奏请取消刘恺封国。侍中(朝廷内臣)贾逵上书:“有司不理解刘恺乐善之心,而循以常法治之,恐怕不能鼓励谦让之风,成就孝义教化!”和帝很受启发,乃下诏:“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刘宪可袭爵居巢侯,以成刘恺孝子美名。”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朝廷毫无防备,唯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太守颜真卿料定安禄山必反,先做防备,因此当河朔(河北、山西、山东一带)尽陷敌手时,唯平原坚守未下。颜真卿又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响应者十七郡,被推为盟主,合兵三十万,迫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亦有忠义之心,颜真卿写书信召他并力破贼,贺兰进明率步骑五千而来,屯兵于平原城南。颜真卿亲自出城迎接,资助贺兰进明大量粮草,大小军机都咨询他的意见,结果军权稍移于贺兰进明。颜真卿不以此为嫌,反而上书朝廷,把自己的河北招讨使之职让给贺兰进明。贺兰进明感念颜真卿知遇之恩,率部猛攻贼巢信都郡(今河北冀州市),久攻不克,乃以“金帛募勇士,遂克之”。这件事充分展现了颜真卿“成人之美”的高尚品德。
 唐宣宗是继唐太宗之后的又一位贤明之君,有“小太宗”美称。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四月,党项(北方部落)骚扰边境,宣宗欲择用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难得其人,从容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毕
论边事。毕 援古据今,具陈方略,宣宗大喜:“吾方择帅,不意颇、牧(指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李牧)近在禁廷。卿愿为我守边乎?”毕
欣然奉命。宣宗先提拔毕 为刑部侍郎,然后任命为邠宁节度使,毕
 很快安定了边疆,入朝为户部尚书,后来又做了宰相。宣宗当初先提拔毕 为刑部侍郎,是用心良苦的,他是要增加毕资历,提高他的威望,便于统帅边疆。这种做法,是“成人之美”的典型体现。






(作者:喻清录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文人的故乡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