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散文大师曾巩与开封
散文大师曾巩与开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7/1 8:57: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读书藏书亦编书 
    学诗韩愈与“李杜” 
    曾巩不似苏轼、黄庭坚等人爱好广泛,诗书棋画无不精通。他只爱读书和藏书,是个真正做学问之人。他收藏的书达3万卷,并亲手校勘,可见没有浓厚的热爱是难以做到的。他将收集到的古今篆刻整理汇编成《金石录》共500卷。宋代另一爱好金石之人乃赵明诚,其妻李清照也编有《金石录》,两人在金石学方面的功绩已留传史册。 
    曾巩还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现除《元丰类稿》外均已散佚。 
    曾巩的作品主要为诗和散文,词仅一首。关于曾巩的诗,秦观和陈师道都是学生之辈,他们认为曾巩不擅作诗,但众家不同此说法,今人钱钟书先生说过:“就八家而论,他(曾巩)的诗远比苏洵、苏辙父子的诗好,七言绝句更有安石的风致。” 
    曾巩的诗乃学李白、韩愈和杜甫,然诗若脱离现实乃空洞之物,读来乏味。曾巩的诗内容丰富,源于现实生活,能承袭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结和愁绪。 
    曾巩的诗佳品留史20余首,其中以《明妃曲》《城南》《西楼》为最佳。《城南》为七言绝句:“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出色地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晚春景色。《西楼》诗曰:“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短短几句奏响了大自然磅礴的交响曲。 
    像《追租》一诗,读后方觉曾巩能对劳动人民寄以深深的同情很是难得,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 
    咏物托志、讽喻现实,乃曾巩诗的重要内容。他在《庭木》诗中用佳树比喻朝廷,以鸟鸣比奸臣权贵,并发出警告“安知无刀斧”,表达了对他们的愤恨和蔑视。 
    抒情言志、送人怀友,乃曾巩诗的又一重要内容。如《冬望》中的“欲挽白日之西颓”,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曾文从容且流畅 
    文风纯朴又谨严 
    曾巩最大的成就乃散文,他之所以能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主要是其散文水准甚高。曾巩散文朴实严谨、平易淡远,显得古雅平正、层次井然。《宋史》本传说他文“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文风多受欧阳修之影响。但对曾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最喜爱的先秦西汉的古文,他对它们一直是如醉如痴。 
    曾巩散文的内容极为丰富,在论议、都书启、杂记、序跋、赠序及制诂、表状、碑铭等类文章中,都敢于直陈朝廷得失、民生疾苦。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其记事叙情都能得心应手、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 
    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一是章法严谨、层次分明、简洁明晰、井井有条,就此一点常人很难做到。二是说理透彻。他善于从各个角度将理说透,读起来让人心服口服。三是博引古今、周详谨严。由于曾巩早年周游四方,见多识广,故能说古道今,具有很强烈的历史感。四是文风从容自然、语言流畅、朴实无华,真正做到了文从字顺且文情并茂。代表作有《墨池记》《寄欧阳舍人书》《序越州鉴湖图》等。 
    自欧阳修倡导古文运动以后,曾巩乃是旗手,所以自宋代至清代,凡学古文之人,多从曾巩之文入手。 
    鲜为人知的是曾巩的书法艺术。宋代是书法最辉煌的时代,有苏、黄、米、蔡“四大家“及圣手宋徽宗,另外还有宋太宗、宋高宗、蔡京等高手。曾巩的书法很少被人提及,其实,曾巩的书艺也是一流的。2009年的拍卖会上,曾巩的《局事帖》就拍出了1.08亿元的天价,打破了全球中国书法作品的成交纪录。直至2010年保利春季拍卖会上,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亿元创纪录为止,曾巩的书法作品都还是排在第二的位置上的,况且《砥柱铭》长8米,而《局事帖》不过尺盈之长而已。书法创天价纪录,这倒是曾巩及中国所有书法家没有想到的。 
    曾巩在开封为官、生活10年,其仕途平稳、生活安定,我想这和他乃欧阳修的门生、王安石的好友,三人为乡亲不无关系吧。但其人潜心做学问,不入党派争斗才是最主要的。
(作者:翟宏魁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