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品读开封:开封学校在宛西的抗日救亡活动
品读开封:开封学校在宛西的抗日救亡活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30 15:07:0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宣传抗日 山花烂漫 
    如火如荼的全民抗战高潮,因宛西的众多学校更似烂漫山花,开遍了城乡村落。 
    学校中的抗战进步团体和各类刊物如雨后春笋。继开封高中“社会科学读书社”之后,开封高中又开办了《沉默》《群啸》《理论与评论》《解放之路》”等进步报刊;开封师范办起了“研究会”,《大众》《火炬》《汇流》《火车头》等墙报、刊物纷纷亮相;开封女师开办了“读书会”“文艺社”“画社”等进步社团。更有意思的是,1939年至1940年,在赤眉小寨顶国民党军政大员刘镇华、刘茂恩的家庭教师及亲属所住的后院,门前还有国民党卫兵把守,我党地学委的油印刊物《青光》(后改为《实践》)就在此地秘密编印。而通过党组织在马山口开办的合法书店“晨光书社”,来自延安的《新华日报》《新中华报》《解放》杂志和马列选集、鲁迅全集及当地油印的《共产党宣言》,得以在进步学生中传递阅读,“晨光书社”开办的《团结》三日刊,其中1941年元旦祝辞还有如下诗句:新年来到旧岁除,不知日寇何日去?但愿国共常合作,相合相助收山河! 
    各学校师生抗日宣传活动像大潮涌动。河南大学学生自编了《抗日三字经》深入农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做抗日宣传,召集他们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等。开封初中的“开中宣传队”与“赤眉话剧团”等在赤眉、马山口、夏馆等地公演《放下你的鞭子》《反正》等抗日救亡剧目及自编活报剧,所到之处,当地区长、镇长、民团的团营长、会长迎来送往,招待食宿,动员民众官兵观看,开封高中、开封女师、开封初中等广大师生停课观看演出,每场观众五六千人,开封高中的老党员杜孟模、徐干青等教师带领师生每场必看,热情支持。当悲壮的歌声响起:“泣别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流浪,逃亡,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我们休为个人打算,我们休为个人逃亡,我们应当团结一致,誓死抵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此时演员观众群情激昂,台上台下口号声山摇地动。师生演出团队还深入乡村,慰问过路伤兵,鼓舞民众。开封高职等学校,在10月10日和元宵灯节时,多次举办大型提灯会,有飞机、坦克等各种灯笼,上面写着抗日标语,进行游行宣传。有的学校还举行日寇罪行画展,把抗日漫画画在幕布上,进行流动展出;有的学校利用收音机及地下秘密通道,了解抗战战况,宣传鼓舞士气。1938年夏天,为响应朱、彭总司令通电,发动支援抗战募捐活动,学校师生除自己捐款外,还走上街头,组织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募捐,国民党省府及内乡上层人士家属也捐献现大洋和金银首饰,穷苦农民更是把纺花卖线、鸡蛋换盐的钱慷慨捐出,赤眉学校党组织把捐款汇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转送抗日前线,《新华日报》还加专页刊登予以表彰。 
    70年前的往事,今日读来,仍如不褪色的画面,历历在目,且带着大爱与深仇,伴着血泪和欢笑。我想起了夏衍先生的一段话,他说:就我亲身经历,直到现在我还认为世界上最爱国、最拥护共产党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的,不论是民族危难的战争年代,还是在中华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优秀的知识分子总是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兴亡紧密融合在一起,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永远是“中国的脊梁” !
(作者:黄萌生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