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十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28 22:19:0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四、“济源十景”之盘谷晴烟
在奇石嶙峋、山泉奔流的今克井镇的太行之阳,有一个几乎四面环山的小盆地,百姓俗称大社盆地。在唐代这里曾设过燕川县,历史上称为燕川里。闻名遐迩的盘谷寺就座落在这儿。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气候奇观。每年夏秋,雨后初晴,云雾蒸腾,烟气如白色飘带,盘旋在盘谷寺之上。云雾之上,太行群峰满目青翠,飞瀑溅珠,声如鼓琴;云雾之下,古圭峥嵘,桧柏茂盛。十里大社盆地,云烟飘渺,不是仙境,胜似仙境。清代程政叹为观止,吟诵留诗:“非雾非云谷底生,无端浓淡自消盈;青山断处笼图画,白练拖来映素清;双鹤冲开天欲晓,一犁耕破雨新晴;欲从李愿归深隐,别有人间乐太平。”萧浚的诗则说:“高隐栖幽地,烟横万壑清。随风拖素练,罩树隐迁莺。谷邃别天地,泉甘益食羹。尘寰非有隔,底事雾中行。”
五、“济源十景”之王母仙灯
在王屋山区,每逢夜晚,群山如墨,万籁俱寂。远望山间,磷火点点,忽明忽暗,飘移不定。人们说那是王母娘娘出行,銮驾前宫娥列队,宫灯闪烁。初时有一二队,渐渐增多到数队,甚至会有二三十队;仙灯或一二盏,或二三盏,或四五盏,断续不绝。时间大约在一更至二更。这种奇观在济源城上空都能看见,遥看有二三十里远,登山去看,有十数里远,终是没人能到跟前。古人增赋诗曰:光来天上照天明,夜半双双空际行。应是瑶台迎法驾,故教仙女捧仙灯。
六、“济源十景”之灵山晚照
灵山又叫小灵山,位于市区西北的西环路外侧,玉川平原上耸起一个小山包,高约30米,方圆有百亩,状若馒头。每当夕阳西坠,灵山之上霞光万道,晚霞姹紫嫣红,彩云化作万物,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且又变化迅疾。清代萧浚对灵山晚照流连忘返,吟诗:“灵山洵灵异,孤岫耸夸池。永日宜杯酒,斜阳按接离。峰头馀彩色,树底见莺儿。不必挥戈返,归车玉镜随。”
七、“济源十景”之西湖夜雨
梨林镇有个西湖村,古时池塘连片,亭台楼阁,景色宜人,寺里晨钟暮鼓,恰似杭州西湖。唯有一奇事,使西湖村更“谜”人。有时夜半,万籁俱寂,寺中僧人听见外边雨打梧桐,声声入耳。开门一看,皓月当空,繁星闪烁,寂无声息。回房关门,雨打梧桐声依然清晰可辨。只要出现这种景象,三日内必有大雨。后来寺毁湖平,这一现象再不复来,其中奥妙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作者:王文震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