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民国开封戏曲活动家赵维诚
民国开封戏曲活动家赵维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17 9:47:4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学艺识大师 
    赵维诚,字明允,1893年生于开封。其父赵炳勋,字捷堂,晚清时曾任开封建筑行业领班。1901年为迎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驻跸开封,赵炳勋受官府指派,主持开封行宫的修葺工程;清朝末年与人合作,在南书店街开设“天成永金店”;20世纪20年代又独资在吴胜角街开设“祥兴永酒馆”,自制烧酒、酱腌食品及点心;1928年在开封去世。1911年,赵维诚毕业于河南法政专门学堂。后其二哥赵维新就任河北省乐亭县县长,赵维诚随二哥赴河北,任乐亭县二科科长。因迷上京戏,于20世纪20年代初离任,去北京“富连成科班”当旁听生,学习司鼓。当时郑剑西在科班里学操琴,由于年龄相近,又都来自河南,因而成为好友。两人学习成绩良好,认识不少科班学生。当时梅兰芳常去富连成科班示范指导,他赞赏两人的技艺,常约两人去梅家观看排戏。有时他们也为梅兰芳吊嗓,赵维诚司鼓、郑剑西操琴,因此两人与梅兰芳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邀请梅兰芳 
    20世纪30年代初,赵维诚入河南赈务会做庶务工作。当时河南灾情严重,赵维诚与时任省政府秘书的郑剑西商议,拟请梅兰芳来汴进行赈灾义演。此建议得到赈务会会长杜扶东及省政府的支持,遂以河南赈灾委员会的名义邀请梅兰芳来汴义演。1934年,赵维诚、郑剑西赴北平请梅兰芳,得知梅兰芳在上海,他们又赶赴上海。梅兰芳答应待上海的演出合同结束即赴开封演出。消息传开后,轰动了河南及一些周边省市,如西安、徐州、济南等地的不少戏迷都前来开封预购赈灾戏票。开封不少戏迷甚至借债买票。为这次演出,陇海铁路在演出期间还特别加开了临时专列。 
    1934年6月22日,梅兰芳来汴,先去拜访了旅汴江苏同乡会会长尤子松。尤子松住徐府街东头路北,是无锡人,与梅兰芳是同乡。接着梅兰芳又去三圣庙后街(今路北10号院)专访赵维诚,当时在场的还有郑剑西、赵维诚之子赵书年。梅兰芳与赵维诚、郑剑西叙旧、谈戏,又将从北平带来的3幅扇面题字后分别赠与赵维诚、郑剑西、赵维新。赠赵维诚的扇面画的是牡丹,上题“明允先生雅教,甲戌秋梅兰芳”。赠赵维新的扇面画的是兰花,上题“联甫先生正之,甲戌夏日梅兰芳”(见上图)。郑剑西后人不知迁于何处,因此赠郑之扇面情况不明。甲戌夏日,即1934年夏,这与梅兰芳来汴时间相符,甲戌秋则不符,不知是否当时写错无法再改,还是另有原因,而成一谜。梅兰芳在汴还与赵维诚在真如照相馆合影留念(惜照片丢失)。梅兰芳后又去了河南大学,拜访了他的音韵学老师邵瑞彭(字次公),还去书画名家邹少和家作画、谈艺。梅兰芳在汴下榻西大街路北中西合璧的省会党政军俱乐部(今龙亭区政府院)。该院规模宏大、建筑考究、花木繁盛、环境优美。梅兰芳在此举行记者招待会,以签名近照赠到场记者。俱乐部门前经常车水马龙、人潮拥挤。梅兰芳每天乘小汽车前往人民会场演出,汽车开得较慢,沿途有无数群众夹道观看。人民会场前更是人山人海,大家仰首踮足,争看梅大师风采。与梅兰芳同时来汴的有姜妙香(小生)、刘连荣(花脸)、王少亭(老生)等。6月23日至7月2日,梅兰芳在汴演出10天,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洛神》、《宇宙锋》、《奇双会》、《凤还巢》、《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等。赵维诚每天都坐人力车去人民会场,负责演出事务及接待工作。赵书年亦每天同车随父去人民会场看戏。演出期间,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还在禹王台大摆宴席,招待梅兰芳一行。7月3日,梅兰芳一行离汴。 
    为配合演出,赵维诚在开封“文化宣传社”印制了10天的说明书(每天1份)。说明书32开本、20多页,内容有剧照、剧目简介,还有重点唱段文字,说明书后半部为英文说明。赵家原存有两套共20本,1938年6月开封沦陷后大都丢失,仅存《霸王别姬》、《宇宙锋》两本,2000年9月5日,经赵书年之手捐献给开封博物馆。这两本戏剧说明书已被评为国家近代一级文物。
(作者:杨庆化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