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害人者终害己
害人者终害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5/27 16:24:3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英国公李敬业在扬州谋反。侍御史鱼承晔(yè)之子鱼保家善造器具,教李敬业做刀车弓弩,李敬业败,他侥幸逃脱。时武则天为监视臣民,鼓励告密,鱼保家精心设计了一个铜匦(guǐ,匣子),献给武则天邀宠。此匦为方形,分四格,各有窍,以受告密书信,可入不可出。武则天大喜,将铜匦置于朝门,重赏鱼保家。没几天,有人投告密信于铜匦,揭发鱼保家为李敬业做兵器,杀伤官军甚众。武则天看到密信,立即逮捕鱼保家,腰斩于市,灭三族。
    鱼保家制造铜匦是为了害人,自己却被害,这中间蕴含着“害人者终害己”的道理。害人的人遭受报应,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心存邪恶诬陷人,整治人,甚至残杀人,可能受到仇家报复。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黔州都督谢祐谄媚武则天,逼令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自杀;后来谢祐与婢妾十多人同处一室,夜里却丢了脑袋。武则天称帝,以谋反罪杀李明之子李俊,抄家搜到一个人头骨,被漆为秽器(尿罐),上题“谢祐”二字,这才知是李俊为父报仇,使刺客杀谢祐,取其首。其二,蓄谋害人,是对天地良知的挑战,也许可得志于一时,但终究要受到社会公理的谴责和审判。《资治通鉴》对“害人者终害己”的史实多有记载,而且神乎其神,近于荒诞。
    唐懿宗时,翰林学士路岩为宰相,谗言陷害原宰相杨收,杨收被贬谪(zhé,降职并流放)江陵(今湖北荆州),旋被赐死。唐僖宗即位,路岩被贬为新州刺史,但行至江陵,改流放儋(dān)州(今海南),中途竟被赐死,囚于江陵大狱,恰巧住在杨收住过的牢房,一夜之间,须发尽白。路岩死日,神明似乎又给他开了两个玩笑,一是路岩自杀于一榻,而当年杨收即死于此榻;二是路岩为宰相时,密奏懿宗:“三品以上赐死,皆令剔取死者喉结三寸以进,验其必死。”如今路岩的喉结当然也被剔割三寸,落了个残缺之尸。
    公元494年,南朝齐武帝萧赜(zé)死,其孙萧昭业继位,骠骑大将军、西昌侯萧鸾阴谋篡立。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与幕僚陆超之密谋起兵靖难,萧鸾遣将军王玄邈讨伐萧子懋。萧子懋兵败被杀,部众皆散,只有陆超之端坐不动。有人劝他逃亡,他慨然道:“人皆有死,吾若逃亡,恐人耻笑!”陆超之有个门生贪图富贵,趁陆超之不备,从身后挥刀斩之,陆超之头落地而身不倒。王玄邈钦佩陆超之大义,为其治棺厚葬,门生亦假惺惺举棺,不料棺木突然坠地,正好砸中他的头颅,折颈而死。 
(作者:喻清录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