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古代马戏
古代马戏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5/22 17:37:28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古代马戏只是单纯的马上技艺,汉代马戏广受欢迎,唐代舞马身怀绝技。动物天生不喜被约束,让它们配合人类,转圈儿甚至钻火圈儿,可不大好办。洛阳博物馆有一套国宝级的唐代彩绘驯马俑(如图),生动再现了古人驯马的场景:驯马师挽着袖子,弓着背,两腿叉开,亦进亦退;那马抬着前腿,垂首嘶吼,奋力挣扎;人瞪着马,马瞪着人,既有较量,又有沟通。
    这和驯鹰有点儿像。据说驯鹰时,人要瞪着鹰眼,连瞪几天几夜,非把鹰熬困了,它不得不在人面前合眼睡觉,才算大功告成。驯马比驯鹰惊险。所驯之马从未被骑过,性子暴烈,见了人乱尥蹶子,连踢带咬,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它,只有勇士才敢接受这种挑战,他们从侧面迂回,跳上马背,顺着马的姿势不断改变骑法,直到马被降伏。
    这是一场艰难的对峙,因此古人也管驯马叫“诈马”:只有勇气、光使蛮力是不行的,想驾驭骏马,你还得有技巧。《资治通鉴》里有一段武则天驯马的故事:某年,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匹狮子骢。马是好马,就是桀骜不驯,不服管教。武则天当时才入宫不久,却已显现铁娘子风范,她自告奋勇去驯马,方法是这样的:先用鞭子抽,马不服,再用锤子锤它的头,还不服,干脆用匕首割断其喉。唐太宗非常赞赏武则天的果决,直夸她是奇女子。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是武则天杜撰的,为的是以马喻人,吓唬不听话的大臣。故事或许是假的,古人偏好驯马且敬佩驯马好手却是真的。起初,人们驯马不是为了耍马戏,是为骑行。马善奔跑、能负重,是行军打仗时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命士兵脱去汉服,改穿胡服,单骑作战。这种“胡服骑射”为马戏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士兵骑术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死,这就迫使骑手们苦练骑术,所谓熟能生巧,渐渐地,骑手们花样迭出,骑马作战被搞成了马术表演。
    古代有一种马戏,叫“透剑门伎”:地上倒插刀剑,寒光闪闪,人骑着马奔腾跳跃,人马无伤。都说马胆子小。一匹马,敢陪着主人上刀山、下火海,足见其对主人的信任。至于主人是用爱心与耐心“感化”它,还是用武则天的方法驯服它,就看此马更吃哪一套。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狠揍了二愣子安锁子一顿,安锁子自此对他心悦诚服。有人臣服于善良,有人臣服于力量,在这方面,马跟人一样。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