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英雄曹操与许昌的那些事儿(一)
英雄曹操与许昌的那些事儿(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4/30 8:54:0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前言

    郭沫若先生曾诗云: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三国人、事、物、景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千余年来在许昌民间流传不衰。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一些流传较广的故事传说多种版本并存,各有千秋,精彩十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曹魏文化,我们特意开辟【许昌故事】曹魏系列这个专栏,通过文字给大家呈现曹魏故都风姿。说三国,不得不提英雄曹操,开篇就从他讲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建安的25年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到许昌,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在许昌这片中原沃土上,用激情谱写出一曲曲震撼人心的历史序曲,用智慧创造出一桩桩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用生命描绘出一幅幅光彩夺目的英雄画卷。展开画卷,走进许昌,让我们细说英雄曹操与许昌的那些事.

    一、沧桑踪影许都城

    忆昔雄豪创霸业,
    定鼎中原四逐鹿。
    魏武英名垂青史,
    一代骄华帝王都。
    三国时期的许都城,即《三国志·魏书》中记载曹操迎东汉王朝第十三代皇帝汉献帝“都许”的那座京城,后人称为“汉魏帝都”。提起曹魏集团赖以同吴、蜀抗衡的军事基地——汉魏京城许都,人们眼前自然会浮现出昔日中原群雄逐鹿的盛况:想到青梅亭曹、刘煮酒论英雄的震雷,想到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挑袍辞曹的灞陵桥,还有那操纵全局“但行生前事,那管后人评”的风云人物曹操,以及云集于曹氏集团周围的谋士贤良……那一面面独具个性的脸庞,那一场场明争暗斗的政变,那一桩桩惊心动魄的事件,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故事,无不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历经岁月沧桑,昔日“梦寐而凤翔”的豪华皇宫、逶迤高耸的城垣、鳞次栉比的殿台楼阁、金碧辉煌的皇城大院,还有那剑拔弩张的演武场等,早随岁月的风云,流逝殆尽了。许都城今天虽然不见昔日的风韵骄华,但仍可从仅存的遗迹上,依稀遥见当年群雄争霸的壮史画卷。
    许都城池为西周、春秋时期的许国国都。秦汉之际,许国故城为许县治所。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后,在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越地位。许昌也就成了当时的首都,成了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二十四年后的公元220年,汉献帝迫不得已把皇帝的宝座让给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称帝后才把首都从许昌迁到洛阳。
    据考,许都城分内、外二城,内城系古许国国都,坐落在外城的东南隅,呈方形,俗称皇城。外城约为内城的5倍,传为曹操所扩建。曹操在原城池的基础上,盖宫室,筑殿宇,扩街道,辟园林,建官署府第,修粮仓武库,使这里更加富丽壮观。城内的建筑除了街房、民宅、官署外,著名的有许昌宫、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毓秀台、丞相府等。其中许昌宫是汉献帝临朝听政及后妃居住的地方。毓秀台在皇城的南隅,是汉献帝祭天的地方。永始台是许昌宫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建在御花园内。魏迁都洛阳后,文帝曹丕、明帝曹睿多次行幸许昌诸宫。对此《三国志·明帝纪》也有记载:“九月,行幸摩陂,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宋《太平寰宇记》记:“景福殿在许昌故城西南隅也。魏明帝所建,资费值八百余万。”魏时卞兰、韦诞、何偃等都曾撰写过描绘许昌宫和景福殿的诗赋。卞兰《许昌宫赋》云:“入南端以北眺,望景福之嵯峨,飞栋列以山峙,长途邈以委蛇。见栾栌之交错,睹阳马之承阿。……丹梁端直,明窗列布,绮组发花,翡翠生光。”与卞兰同时代的韦诞也在《景福殿赋》中写道:“瞻大厦之穹崇,结层构而高骧,修栋迥以虹指,飞梦寐而风翔。……又有教坊讲肆,才士步列,新诗变声,曲调殊别。然后御龙舟兮翡翠盖;吴姬棹歌,越女鼓枻。咏《采菱》之清讴,奏《绿水》之繁会。”昔日许都宫殿那“纹青砖砌墙,楠木立柱、飞檐挑角、龙盘龟趺,高峻而雅秀,华丽而宽宏。宫殿两旁为御苑,那里云楼水阁、偃月虹桥”等令人眼花缭乱的风貌现已无踪无影,只能在这些赋词中推想当年魏都是何等的繁华了。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