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二月二 吃炒豆
二月二 吃炒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3/19 16:20:03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惊蛰已过,春分将至。 河洛大地上,春花初绽,春麦拔高。农人们忙着薅草、除虫,耕耘着这一季的希望。 种地人习惯数着节气过日子:今年的春分,恰是农历二月初二,民谚有云:“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炒炒豆。”
    老洛阳人或已翻出久不动用的大铁锅,张罗着炒炒豆了。 民间把农历二月初二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说是到了此日,蛰伏了一冬天的龙就要苏醒出来找吃的了。 我跟本市80多岁的史淑玲女士聊过。老人家说,过去,每逢“龙抬头”这一天,洛阳的女人们大都要挖沙炒豆。
    我亦模糊地记得,在我小时候,奶奶往往于这天一大早将大铁锅刷洗干净,擦干,放置在火上,倒进半锅沙子,将沙子翻炒得滚烫,然后放进玉米粒、黄豆、黑豆、大绿豆等,不停翻炒,直至豆子爆开,最后用筛子筛去沙子,让全家人分食炒豆。
    据说这叫“喂龙”。至于真龙长啥样,谁也没见过。所谓“喂龙”,也就是口头上意思意思,并没有隆重的祭祀仪式——至少在史淑玲和我奶奶的记忆里是这样的。龙得了人类的好处,不好意思为难人类,于是飞龙降吉祥,这一年人间就会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史载,明清以来,民间便有“二月二,炒炒豆”等民俗活动。传说则扯得更远。相传,唐代的武则天在洛阳登基当皇帝,打破了“自古男人当帝王”的规矩,惹恼了玉帝(这玉帝管得真宽)。玉帝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掌管天河的龙王不忍百姓受灾,就偷偷地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大怒,将龙王压在大山下,并在山前的碑上留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农历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粒时,灵光一闪:玉米粒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炒玉米粒,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向玉帝求情。玉帝只好将龙王召回天庭,并收回了三年不许下雨的糊涂命令。
    此后,“二月二,炒炒豆”便成了民俗。为了表示对龙王的尊敬,女人们这天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儿,生怕不小心剪伤龙体。有些地方的人认为此日是龙王的生日,还会摊煎饼为龙王庆生。因为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为公元1500年前后,所以这个传说是以讹传讹,只是为“二月二,炒炒豆”的民俗杜撰了一个故事。
    有人认为,旧时的人缺吃少喝,吃炒豆不过是为充饥。环保主义者则从传说里解读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地养育万物,万物敬畏天地。一个理性的人,即便不敬天地,也不会傻到去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作者:张娜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白虎壁画
下一篇: 皇帝与百戏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