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之旅”成了非法入境?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10/14 8:35:10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数:
最近,昆明27名游客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自驾旅游,竟遭遇当地旅游部门以“非法入境”为由的阻拦。尽管怒江方面事后进行了积极回应、严肃处理,但这一蹊跷事仍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事件:旅游局长亲自“执法”
9月29日晚,泸水县“十一怒江、独龙江自驾爱心之旅”车队一行27人下榻泸水县香格里拉酒店;深夜,这起活动的组织者李科学被两名男子找上门来。他们称,泸水县旅游局接到投诉,车队一行属于“非法入境”。其中一位旅游局副局长告诉李科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规定,凡是进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行社团队,必须交由当地的旅行社地接。
“怎么就成了'非法入境'?难道我们去的是外国?”李科学说,这支27人团队不是旅游团队,属于AA制,是一伙志同道合的朋友凑足两万多元钱及学习用具,准备由泸水前往六库,向当地的独龙江中心小学奉献爱心的自由行之旅。
李科学解释无果,这位旅游局副局长在“执法”过程中还伤及了其中一名游客,一次爱心之旅就此变味。
原因:“诸侯经济”的深渊
事件曝光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秘书长秘秀芳说,州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经成立工作组着手调查,“将严肃处理泸水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她同时表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游业还需要树立品牌、扩大知名度,因此从未设立任何地方保护壁垒。相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直是云南省旅游局反复呼吁的实现无障碍旅游的坚决支持者。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滇西北,境内以高黎贡山、独龙江、怒江大峡谷等横断山系和江流景观闻名,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这个风光雄奇秀美的旅游秘境仍然未被更多的游客熟知,在云南的旅游市场上更是远远落后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传统的旅游黄金区。
近年来,怒江埋头致力于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随着独龙江自驾游渐渐知名,怒江旅游随之升温。秘秀芳称,她更愿意将这起“非法入境”事件理解为个别官员的“素质问题”。
“但个别官员的素质恰恰有地方政府的观念撑腰。”云南知名旅游专家朱伯威指出,“非法入境”事件折射的就是区域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难以逾越的深渊--“诸侯经济”。
近年来一再发生的昆明旅游车辆在丽江、大理两地遭到围攻破坏、导游遭到非法拘禁和殴打等恶性事件,根源就在于当地旅游管理者的观念太滞后,他们错误地认为保护本地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却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敞开怀抱。
面对“潜规则”:跨越,还是坠落?
云南省旅游局行管处一位负责人分析,无障碍旅游在云南由来已久,一些地州先后成立各自的结算平台(如大理一卡通、滇西北一卡通等),要求组团游旅行社“先付款后旅游”,从昆明赴地州的旅游团队一概交由地州旅行社地接,且对本地区景点进行捆绑销售。全省各地州之间也早已形成了某种潜规则:必须保证各方利益,“让大家都有饭吃”。
这位负责人承认,与全国很多地方(如华东地区)经济差异不大、实现无障碍比较简单不同,云南区域经济的悬殊使“无障碍”一再受挫。云南多年前就已经出台了各种打破地方壁垒、实现无障碍旅游的文件和规章,但在“市场”的冲击之下,“潜规则”无法杜绝。“我们也很茫然!面临这样的深渊,到底该怎么跨越?”
在朱伯威看来,“观念”滞后必然衍生“诸侯经济”,“还是应当放开思想。我认为地方旅游业要发展,首要问题是抓服务。旅游服务质量上去了,自然就能吸引游客,游客多了,旅游经济想不上去都难。眼下的'诸侯经济'不过是短视的作茧自缚、杀鸡取卵”。他举例说,丽江等地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使其地方壁垒容易被人忽略,但丽江的旅游服务质量同样是限制丽江旅游业更上一层楼的瓶颈。而类似怒江这样的“冷线”,更应该通过“服务”后来居上。
在业内专家看来,眼下云南要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迈进必须跨越“诸侯经济”这道深渊,否则极有可能坠入其中“粉身碎骨”。
(作者:陈鹏 责任编辑:张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