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新郑、新密、禹州三地交界的具茨山,自上世纪90年代发现神秘岩刻符号及岩画以来,其年代一直是难解之谜。近日,新郑市首次组织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到具茨山现场考察。专家认为,具茨山岩刻符号具有史前时期人类文化遗存的诸多特点,形成时间应在4000年前。
北京大学教授宋豫秦、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昆叔等专家组成野外考察队,深入具茨山进行了长达20余天的踏查。其间,专家们发现了两处全新世中期褐红色古土壤叠压岩刻符号的地层证据。由于这层褐红色古土壤是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中全新世温暖湿润环境中生成的,结合中原地区其他多处环境考古地层叠压关系分析,被这层褐红色古土壤所压的岩刻符号的年代也当不晚于4000年之前。
新郑密集分布着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具茨山岩刻符号,传递了早期人类的文化信息,为中原地区上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又一类新的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记者王泽远 通讯员梁建辉)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