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祭灶、新春来到……”小时候总听长辈这么念叨,念着念着,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所有的好事儿都随着年关的临近接着伴儿的接踵而至。腊八节似乎就是开始过年的标志。而过年的节奏也从那碗飘着浓浓乡愁的腊八粥开启。
腊八即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在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古时干物称腊,到年终十二月祭神时,新鲜的蔬果匮乏,便用腊味干物作为祭祀的供品。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俗的演变,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寺院还是百姓家人家,都会根据不同的喜好选取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葡萄干等各类干物中的八种,加入白米熬粥。从腊月初七晚上开始,洗米泡果、剥皮去核,半夜开始煮粥,直至清晨熬好后,先敬神祭祖、赠送亲友,然后全家人才坐在一块儿吃粥。
关于腊八粥由来的说法有很多,有说源于“赤豆打鬼”祛疫的风俗,有说源自教育后辈勤俭持家的故事,还有说源自明太祖朱元璋的救命粥……
朱仙镇岳飞庙
而在河南常管腊八粥叫做"大家饭"。这“大家饭”的由来还是源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相传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大家饭",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以杂粮豆果煮粥,逐渐演变成俗,便有了这具有民族大义故事背景的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节到河南来喝粥吧!咱这粥里是原阳大米黄金晴,新郑红枣好想你,淮阳龙湖的白莲子,黎阳故地的红小豆、开封沙地里种出的大花生,还有豫北太行山上的山核桃,不管是嵩县千年银杏树上结的白果,还是桐柏九百年历史的古栗园的长出板栗,再配上康百万庄园里那百年葡萄晒出的葡萄干,味道一定是极好的!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