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雷人”营销把旅游推到了风尖浪口。自“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开始,旅游雷人营销便层出不穷,而且颇有些直奔“下三路”的趋势。面对种种雷人旅游营销,我们不仅要问:旅游营销的目的是什么?真正吸引游客的又是什么?也许这才是旅游营销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
张家界官员变身“稻草人”拍旅游版《江南style》
旅游营销庸俗化 宣传直奔“下三路”
不久之前,58岁的张家界市旅游局正处级调研员郑亚平披上稻草,在张家界版《江南style》中客串了一把,使得“张家界版江南style”迅速蹿红网络。如果说,“张家界版江南style”是借势宣传,湖北利川针对重庆的旅游广告语“我靠重庆、凉城利川”是“剑走偏锋”,那么桂林某公园“女性穿短裙半价入园”的优惠活动则直奔“下三路”,以“优惠、尊重女性”的名义,利用暧昧的想象,严重侮辱了广大女性游客。
其实,近年来各种“雷人”旅游营销层出不穷。例如,湖南张家界的“南天一柱”易名为“哈利路亚山”、湖南周洛的“处女免票游”、湖北神农溪的裸体纤夫、信阳某景区的“胸围C罩杯、无性经验者”采茶女招聘和宝鸡某景区的“土匪抢亲”旅游等。
“旅游营销,之所以雷人,是因为很多地方的旅游管理者犯了‘想象力缺乏症’。”从事旅游营销研究的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王刚伟老师表示,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人们每天要接触海量信息,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时代已经过去了,旅游管理者必须寻求新的营销方式,但由于想象力不足,创意缺乏,一味的跟风和媚俗俨然已经成为旅游营销的时尚。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