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揭秘旅游消费七宗罪 保障旅行预订安全
揭秘旅游消费七宗罪 保障旅行预订安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2/3/14 10:16:07 来源: 点击次数:

揭秘旅游消费七宗罪 保障旅行预订安全

  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都离不开打假、维权、消费安全这些核心关键词,旅游业也是如此。随着旅游行业的逐渐发展成熟,旅游产品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尽管如此,仍然存在山寨、欺诈、诈骗的现象。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关于旅游消费的投诉共3581件,占总投诉比例约0.5%。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主任张德志认为,旅游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总体来看关于旅游的投诉只占了消协全年投诉中很小的比重。提到旅游消费中的欺诈行为,张德志表示除了在旅游过程中的维权之外,出发前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包括机票、酒店预订与目的地旅游攻略准备。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旅游市场上的各类山寨、欺诈行为,防止上当受骗,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去哪儿网总结了在线旅游消费的七宗罪,提醒消费者如何规避风险,放心消费,安全出行。

  一宗罪:假冒、山寨、钓鱼类网站

  中消协数据显示,2011年在线旅游网站中90%的投诉针对于黑代理、无资质代理、山寨网站、钓鱼网站和假冒网站。这些虚假网站的存在破坏了消费者对在线消费的信赖,对整个在线旅游业都有严重的影响。

  选择网站时务必选择正规的航空公司网站、旅行网站或代理商网站。为了防止山寨网站诈骗,消费者应该牢记品牌在线旅游网站的域名,或者将信赖的网站加入收藏夹,尽量避免使用通用搜索引擎搜索打开陌生的票务网站,不要轻信网络中的低价机票、特价机票的信息。

  二宗罪:通用搜索擦亮眼睛

  在预订机票、火车票之后,如果需要联系代理商,应该通过预订的网站索取官方联系方式,尽量不要自己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去查找。众多诈骗案例显示,消费者正是因为拨打了在通用搜索引擎搜到的假冒的代理商电话而遭到诈骗,损失金额甚至达到数万元。

  三宗罪:银行ATM转账诈骗

  诈骗离不开金钱交易,最常见的就是通过银行ATM机转账实施诈骗。所有的在线机票、火车票预订都要通过在线支付完成,消费者如果收到需要银行ATM机转账、线下现场付款等要求,均为诈骗伎俩,务必提高警惕,必要时可以随时举报。网上支付尽量选择快钱、财付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切忌向个人银行账户汇款。

  四宗罪:400电话诈骗猖獗

  机票、火车票领域的电话诈骗频发,非常猖獗,由于不少企业的官方客服电话都是400开头,因此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认为400电话是官方电话、很安全的心理,打着400电话的幌子实施诈骗。去哪儿网提醒消费者务必警惕陌生的400电话,不可轻信。

  五宗罪:特价诱饵

  利用消费者追求低价的心理,使用“特价”字眼为诱饵也是诈骗分子惯用的伎俩。因为点击了来路不明的特价信息而遭遇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面对特价信息要仔细鉴别,尤其是要查看其来源是否正规,产品是否由正规的旅行网站、航空公司、酒店等提供,千万不能被特价冲昏了头脑。另外,消费者可以自己掌握一些特价的知识,以机票为例,一般每年的3、4月和11月是机票市场的淡季,航空公司会推出一些低折扣的机票。如果发现“十一”黄金周、春节前等热门出行阶段有超低价的特价票,则要留心,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的诱饵。

  六宗罪:旅游团购陷阱

  2011年旅游团购正式兴起,由于团购平台和产品提供商的品质参差不齐,旅游团购也存在众多问题,如产品信息不透明、低价陷阱、服务差等。在选择旅游团购时,应该尽量选择品牌旅行网站和有品质的旅行社。

  七宗罪:旅途中“被宰”

  旅游途中少不了食宿、购物、交通等消费,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被宰”的情况,比如买纪念品漫天要价、乘车绕路涨价、住宿价格离谱等。如何避免旅途中消费“被宰”呢?旅行前的目的地信息准备非常重要。在出行前尽量先查看目的地旅游攻略,充分了解当地信息,包括物价行情等,这样到了之后进行消费时才能辨别并选择是否进行消费,不至于“被宰”。

(作者: 责任编辑:周燕)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